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争鸣

追求细节真实,还原历史质感

时间:2021-02-04 09:21:01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李夏至

    六年磨一剑,造就品质佳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目前正在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播出。该剧以真实的历史还原、极致的美学呈现、深厚的文化传承、史诗级精神高度,获得了观众的不俗口碑。该剧导演张永新表示,“拍一部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突破。”

  大小道具都经过历史考据

  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电视剧《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由于年代的特殊性,该剧对于背景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据该剧制片人刘国华透露,剧中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杂志社的纸张、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大到那个年代的建筑、院子中的枣树、外交部的陈设,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剧中出现的北大红楼,都是按照1比1.2的比例复刻了原版。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点点滴滴的细节塑造凝聚成庞大的真实感,而真实感正是我们与观众建立信任的首要因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到丝丝精准,这是张永新对于全剧组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在阴雨连绵的横店还原老北京黄沙漫天的景象,剧组从河北专门运送沙土并配备鼓风机,每场街头的戏都力求再现老北京城市景象。

  除了还原真实历史背景,任何一个普通道具和场景的出现,也要符合历史逻辑。张永新要求剧组精益求精找到历史逻辑性,比如蔡元培先生吃饭的铝饭盒,剧中出现的铅笔、暖水瓶、唱京戏的女旦等,都经过严格的考据,确认在当时当地是确实存在的才可以拍摄。“尽管这些画面只有几秒钟甚至几十帧,几乎是一扫而过,观众可能根本注意不到,但我们追求的就是这一点一滴的细节真实,当观众一旦产生了信任感,就更容易相信我们剧情的真实性。”

  主要历史人物塑造力求神似

  《觉醒年代》中塑造了大量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中的关键人物,对该剧的主创团队来说,如何准确理解和传达出正确的历史观,团队始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关于人物的塑造,张永新觉得,文学是人学,影视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的艺术,只有活生生的人、立体的人才能够让观众接受。张永新表示,剧中并不是所有的主要人物都采用特型演员扮演,因为我们更追求演员的神似大于形似。“剧中的几位主要演员其实也都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在塑造人物时我们不仅要表现角色的高光时刻,更要展现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这也是真实还原历史人物的考量之一。”

  会议场面众多、局限性大,也是这部剧的拍摄难点,“既要避免枯燥,又要让观感达到舒服的状态”。张永新透露,剧组放弃了省时省力的方法,尽最大努力让镜头使用多元化,几乎做到了360度无死角拍摄。“这意味着灯光量、演员的戏量、道具复原工作量要比常规意义上的拍法多两倍以上,但多机位拍摄能全方位展现不同视角、不同人物的微观表情和道具细节。影像上细节的丰富,大大拓展会议上的拍摄空间,最大限度上规避了戏的干瘪。张永新笑言,这确实是一个“笨方法”,但笨方法出来的效果不错,最后证明努力没有白费。

  为使画面呈现出极致的东方美学效果,《觉醒年代》剧组在叙事策略上进行多元创新,下足了功夫。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版画在革命战争年代对鼓舞军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具有战斗性,更具有革命性。张永新将版画这一艺术运用到《觉醒年代》中,不仅在大的起承转合的一些节点上体现故事的叙事策略,更是从视觉到内容上,多维度展现剧中人物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

  用隐喻手法表达全剧深刻蕴意

  “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去面对船坚炮利,只有一条路——觉醒。”张永新透露,他在剧中还多处使用这种隐喻手法来表达该剧主旨。“《觉醒年代》讲的是从1915年到1921年的故事,那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杂糅的年代,这些碰撞体现在文化、服饰等方方面面。我们的画面里会出现留辫子的、穿长袍马褂的、穿西装的、带着鼻烟壶的各色人等,大街上的人林林总总,也折射着那个时代的百态人生。”

  张永新特别指出,为了保留这种特别的“车辙痕迹”,剧组还专门定制了几十米长的道具随着场景拍摄四处搬运,他希望通过这些隐喻的方式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出剧中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加明白全剧的深刻蕴意。

  制片人刘国华介绍,《觉醒年代》题材重大、意义重大,从筹备到后期集结了多方力量共同完成这一史诗级别作品。这部戏自立项起便备受瞩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局提前数年组织策划精心打造,中央电视台全程参与创作,为该剧的创作保驾护航。此外,该剧得到了鲁迅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外交系统等部门的鼎力支持,同时还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热昏传承人、上海京剧院艺术家等都为该剧的创作贡献了不小力量。

  “创作过程中压力很大,但作为该剧的导演,应当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各方支持也给剧组打了强心剂,激活了我们的创作欲望。就是因为难,我们更需要把它塑造得更精准一些、更生动一些、更丰满一些、更立体一些。”张永新说。(李夏至)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