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化热点:以平凡书写不凡
作者:胡春萌
2020年,
因为疫情,
很多人的文化生活因此改变,
很多新的文化面貌也由此诞生。
2020年,
有没有那么一些人或事,
曾经敲打你的心房,
让你有勇气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并为此积极行动。
2020年,
我们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事,
最终都会汇聚成一股不平凡的力量,
书写出注定不平凡的历史。
“抗疫”文艺作品温暖着你和我
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一年的春节颇为不同,然而,病毒阻止不了人们冲破苦难、追求幸福的脚步,阻隔不了心与心的距离。
从展现抗疫一线的抗疫剧《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纪录片《人间世》,到记录疫情期间点滴普通人生活的vlog《武汉日记2020》。从全国各地小吃为武汉热干面加油的网红漫画,到各地艺术家创作的抗疫题材书法、绘画作品。从幼儿园老师为小朋友创作的科学洗手童谣,到村干部为宣传防疫知识创作的顺口溜。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抗疫”文艺作品。
从专业的艺术家、文化产业从业者,到居家抗疫的每个老百姓,大家都成为文艺创作者,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书法、绘画、歌舞、诗歌、曲艺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成为这颇为不凡的2020年的记录者,也成为温暖的传播者。
“云上文旅产业”爆发式增长
因疫情防控,2020年年初,大部分文化服务场所和景区暂时性关闭,然而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场所并没有停止“服务”,一大批“云展览”“云演出”“云游览”相继上线。
疫情期间,布达拉宫进行了1388年历史上首次直播,刘德华、刘若英、陈奕迅等明星纷纷加入线上演唱会的行列,博物馆解说员成为“网红主播”……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这一系列尝试,不仅为保持老百姓健康心态作出了贡献,还由此改变了一部分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培育了更广泛的线上观众群体。新的线上文旅市场业态,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继续影响着此后市场的风向。
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受好评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并记录着那些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人物和故事,推出了众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石头开花》《枫叶红了》《月是故乡明》《最美的乡村》《花繁叶茂》《绿水青山带笑颜》等作品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将精彩的扶贫故事融入生动的剧情讲述和人物塑造之中,获得了观众的良好口碑和喜人的收视成绩。
其中,《石头开花》以单元剧的形式聚焦“谁是真贫识别难”“脱贫不易脱身难”“愚昧意识根除难”等十大脱贫攻坚难题;《花繁叶茂》生动呈现村镇两级基层干部卓有成效的协作方式;《最美的乡村》真实表现第一书记深入每家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经历。一部分影视剧,还大胆起用了受年轻人喜爱的明星演绎角色,扩大了作品的受众年龄层。
网络红人为家乡代言
四川甘孜理塘县藏族男孩丁真走红网络,因野性与少年的纯真并存,成为无数网友心目中的“甜野男孩”。爆红之后,丁真入职当地文旅单位,为家乡代言,并配合当地文旅部门拍摄《丁真的世界》宣传片,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理塘。相关数据显示,11月17日,甘孜康定机场、亚丁机场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两成,甘孜酒店预订量增长111%。今年,多位民间红人通过互联网,让广大网友领略到“美好中国”。
在新疆,马背上的女副县长贺骄龙,为了给家乡做宣传,在宽阔的雪原上,骑着枣红的骏马,自由自在地奔腾,虽然没有网红精致的面庞,但是这一身行头,着实让她美翻了,该视频一放出,迅速走红网络。这位副县长在今年的5月份开始直播带货,并且有一个叫“贺县长说昭苏”的短视频账号,在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有了50万的“粉丝”,直播打赏更是超过100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近1400万元。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文旅宣传有了更多途径,以打造网络红人的方式,让流量沉淀下来变成收益,实实在在帮助到乡亲,推动家乡农业、旅游业,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故宫建成600年
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早已不是高冷的代名词。
600年的故宫,越发变得活力四射起来。“故宫日历”“紫禁城雪糕”“故宫口红”“在故宫修文物的男神女神”,在年轻人心里,逛故宫已经成为文化底蕴与时尚生活包容一体的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影视、综艺作品,让600岁的紫禁城,不仅作为静态的宫城存在下去,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自信,留在人民的文化记忆之中,成为人类的文明财富。
流失海外文物回归
10月20日,流失英国的68件中国文物在经过25年的追索之后,终于回到祖国怀抱。12月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回归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铜像也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我国已与23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主导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坚持呼吁历史流失文物应回归原属国。
全国文物局长会12月21日—2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加强文物国际合作,在文物追索返还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明年将重点开展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工作,促成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家园。刘玉珠表示:“加大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力度,加强国际文物市场监测,推进海外中国文物调查和数据资源整理,重点开展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科学布设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研究基地,组织2021年度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系列活动,争取追索更多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五条人乐队和打工人文化走红
2020年夏天,五条人乐队凭借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成功出圈。这支来自广东小县城的乐队,已辗转于各种大型演出现场的舞台,变成本年度值得回味的文化符号。在大众文化圈层中,一批来自基层、坚持本土文化的乐队,正在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年末“打工人”这个梗突然爆红网络,从朋友圈到社交网站,有关“打工人”的打油诗、段子、表情包层出不穷,无数人加入到了这场互联网狂欢。“加油,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这些略显激进的口号,似乎成了打工人的力量源泉。
对此全国总工会也发文,给出了相当积极的定义:“‘打工人’被赋予了钢铁般的意志,炙热的情怀,还有诗和远方的期待。”
不可否认,“打工人”文化中有着戏谑和自嘲的成分,但是与五条人乐队歌曲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一般,他们透露出了平凡人对平凡人生的不甘与奋斗。
大运河规划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大运河文化艺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大运河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同时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到2035年,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成效突出,建成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大运河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到2050年,“千年运河”品牌享誉中外,大运河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中华自信的重要标志。
12月11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结合《长城保护条例》《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范围、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36项具体工作。文化和旅游部统筹指导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编制分省份规划、梳理重点项目工程、细化工作实施方案。为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河北省已初步形成45个项目、预计总投资额287.4亿元的省级项目库。
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沿线各省市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措施和经验,也将为其他跨多地域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范例。
影视综艺市场随“她”而动
从电视剧《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到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再到现象级独白剧《听见她说》,“霸屏”的女性面孔多了起来。“她时代”“她经济”,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方向。随着中国女性拥有更多话语权和消费能力,女性需求、女性表达、女性审美,正在越来越影响着文化市场的方向。
关于平权话题的讨论,关于家暴事件的关注,等等,文艺作品也从“蹭热度”“博眼球”,逐渐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聚焦。
网抑云和凡尔赛文学
网抑云:网易音乐因为评论区出现大量颓废、矫情的“伤痛文学”,被网友戏称。主要用抑郁文字装文艺,博同情。
凡尔赛文学:指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深谙凡尔赛文学的人,被称为“凡尔赛人”。
新一代年轻人经历过佛文化、丧文化,自嘲意识浓厚,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会主动加入自我剖析与解构的大军,在自我调侃与反思之后,依然在平凡之中对美好生活真诚地期待。(胡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