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争鸣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时间:2020-09-27 10:02:25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韩业庭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记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线上线下总观众人次超过2800万,点赞数达674万——这是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9月16日一场演出的数据,打破了人们关于高雅艺术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周年,9月16日至30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黄河流域9省区共同主办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参与展演展播的既有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黄河回响》、交响诗《黄河万古流》等新创作品,也有结合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进行复排提升的舞蹈史诗《黄河》、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情景歌舞《黄河歌谣》、话剧《天下第一桥》、音乐剧《花儿·少年》、交响组曲《黄河金岸》,它们从不同侧面讲述着黄河故事,展示着黄河文化内涵。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情景歌舞《黄河歌谣》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供图

  正气:弘扬坚强不屈精神

  黄河上游第一座钢铁大桥在哪里?兰州。建成于何时?1909年。

  在那个国运衰败、列强横行的时代,谁能想到“苦瘠甲天下”的甘肃,能在黄河上横空架起一座现代化的大桥,且大桥一直沿用至今。展演中,话剧《天下第一桥》把观众带到了百年前:1906年,黄河洪水滔滔,冲垮了兰州镇远浮桥。为安定西北,保障黄河南北通途,清朝洋务总局总办彭英甲,拟在黄河上造一座铁桥,于是一场历时三年的建桥工程,在贫困落后的兰州迈开了艰难而伟大的步履。为完成铁桥的修建,彭英甲舍命进取,最终实现了修建铁桥的梦想,成就了一番造福于民、功垂千秋的伟业。

  《天下第一桥》策划庞波曾说:“挖掘黄河文化元素,以桥为载体编写一个故事,把百年老桥、黄河文化元素乃至战天斗地的黄河儿女的斗志精神通过桥反映出来,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千百年来,黄河巨浪滔天,狂暴肆虐,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数灾难,也在他们的骨子里种下了坚忍的基因。有了这份坚忍,甘肃兰州才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架起现代铁桥,中国才能在一次次抵御外侮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将冼星海的名作《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等搬上舞台。舞蹈史诗《黄河》的第二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以冼星海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为基调,用舞蹈的形式,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关头的坚贞不屈。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振奋民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硝烟已经散去,时空已经转换,今天的人们仍在咏唱着黄河,艺术家们仍在以黄河为素材进行新的创作。参与创作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的词作家朱海说:“一个人没有精神直不起腰,一个民族没有精神站不起来。今天的创作不仅是对《黄河大合唱》等经典作品的致敬,也是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弘扬。”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音乐会《黄河回响》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供图 

  朝气:彰显高质量发展底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儿女响应“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黄河的源头青海,支援当地建设。来自上海黄浦江畔的英俊少年和青海凤凰山下美丽的花儿姑娘,在相知与相爱、相逢与别离、等待与坚守、拼搏与奋斗中奉献着青春,建设着青海。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省经济总量仅1.23亿元,而2018年达到2865亿元。2018年青海实现人均生产总值47689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4倍。音乐剧《花儿·少年》用一个跨越60年的人生故事,讲述了大美青海的发展变化。

  交响组曲《黄河金岸》,则把宁夏几十年来的巨变,转化成了跃动的音符和美妙的旋律。悠扬起伏的、颇具当代都市风格而又蕴含宁夏地方色彩的弦乐主题,表现出宁夏大地上强力崛起的工业城市氛围。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仿佛看到了峁塬深处、稻花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民族管弦乐《黄河从草原走过》则如其名,开篇展现了草原上的蒙古族风情,然后一路沿黄河北上来到河套平原,用音乐呈现了河套平原上黄河奔腾不息的壮阔之景。作品中加入了“爬山调”“漫瀚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调式,提示每一乐章主题,这些旋律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以及河套地区的景致——既粗犷豪迈,又秀美雅致。

  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包头漫瀚艺术剧院院长丁振刚介绍,为创作《黄河从草原走过》,白浩钰等4位作曲家历时两年沿着“黄河从草原流过的地方”采风,所见所闻黄河流域的巨大变化,点燃了他们的创作激情。比如,黄河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这些巨大的变化,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化成了悠扬的笛声、清脆的马林巴琴声和欢快的打击乐表演,一幅盛世的繁忙景象在音乐中得以定格。

  同样,《黄河金岸》用“波尔卡”式的小快板节奏风格,表现了新时代生活在黄河沿岸的人们轻松欢愉的情绪,用不同调性转换或对置,表现了不断求新、不停变化的都市新神韵以及黄河儿女求发展、敢创新的精神面貌。

点赞黄河儿女 传唱黄河文化

舞蹈史诗《黄河》现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供图

  文气:延续传统历史文脉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在流行音乐铺天盖地的今天,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花儿”如何走出高原,走进都市,走入当代?

  青海省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辛秉文说,参加展演的音乐剧《花儿·少年》唱段中有河湟地区众人皆知的《晶晶花令》《尕马儿令》《二牡丹令》《好花儿令》《二啦啦令》《白牡丹令》《仓啷啷令》《好心肠令》等,在传统曲令的基础上,对很多曲令的旋律和唱词大胆创新,比如全剧将河湟经典代表作《四季歌》用混声交响曲、变奏曲、合唱曲等多重形式表现,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的尾声共有十余次,这些河湟经典和声跟上海地区的城市歌曲形成鲜明对比,既保留了传统“花儿”的韵味,又贴近当代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展演展播旨在发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示范引导作用,引领更多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实现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像音乐剧《花儿·少年》一样,此次展演展播的很多作品,都在努力探索创新黄河故事和黄河文化的讲述方式。

  “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满”“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黄河歌谣》不仅原生态地呈现了陕北民歌,还以交响乐结构的音乐编配形式,将情景歌舞融入民歌表演,用载歌载舞的形式,真实反映了黄河流域陕北地区人文、风俗,让更多人了解、传唱、传播了陕北民歌。正如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宏所言,《黄河歌谣》用音乐展现了黄河文化的无限魅力,实现了现代舞台艺术与传统民歌文化的完美结合,实现了陕西几代音乐人的梦想。

  本次展演展播活动以“线下剧场演出+线上网络展播”的方式同步开展,参与展演活动的9部剧目在相关省份剧场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同时开展线上免费观剧活动。用现代的传播方式,传播传统的艺术形式,这本身既是继承,也是创新。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04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