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争鸣

叶杨莉小说《班达》:有意味的“关系”

时间:2020-04-14 09:25:51 来源: 《青年文学》 作者:聂梦

  从情境、景象的角度来理解短篇小说、理解《班达》,需要着重理解作者于有限视角中展现的重重叠叠的人物关系,以及这些关系背后延伸出的丰富蕴含和意义。

  对关系的独特发现,是这篇小说的独特价值所在。《班达》的主线,源于瑜伽老师张瑜与助手周佳之间的交流互动。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建立在两组常见的人物关系模型之上。

  “导师与门徒”——张瑜是周佳所在大学的老师,同时又是周佳在瑜伽理疗中心的教练,所谓师门团队的一应规则,将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联在一起。从周佳这方来看,她需要支付高昂的教练班费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维持训练,严格控制饮食和身体状态,不计酬劳地参与到代课、助教、旁听私教课、充当示范模具、打理公众号等各项事务中,而她期盼并获得的,是一张瑜伽理疗师证书,以及自己的身体正在变成“张瑜的模样”。

  “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事情并不止于身体层面。在周佳眼中,一个她渴望却无法真正触及的世界,一个高效、均衡、既发达又冷漠、既松弛又纯粹的世界,在张瑜背后兀自运行。关于这个世界的具象物,无时无刻不充斥在她的周围,对她构成吸引。她努力寻找通关秘钥,一件昂贵的运动内衣?一段高度自律的生活?似乎远远不够。她翻开教练落在前台的书本,观察她与友人的交谈,希望从中找到更多提示。

  导师/门徒、启蒙者/被启蒙者的设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架构起了整个小说。除此之外,作者还安排了适宜的年龄差距,让周佳和张瑜的儿子小博同龄,从而在某个时刻,实现了两者的关系向母女关系这一叙事原型靠拢。

  一切准备就绪,一段热情友好、中间夹杂一些波折的相遇可以上演了。然而,这并非作者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在这些常见的关系模型中设置屏障,让两个并行的人物始终“相隔”。周佳说,她永远只能感受到张瑜的冰山一角。类似的感受张瑜也有。前者渴望来自后者的肯定,而后者却始终无法接纳对方的沉默寡言和暗暗灼人。于是,我们看到,这段基于常规模式的人物关系从一开始就是紧绷的、充满张力的,同时又是僵持的、没有方向感的。

  现实可以到此为止,小说却不能。这时需要有一个中介,一个外力,推动两个掌控欲强、情感内指、缺乏安全感却又需要他人认可的人,继续走下去。小说中,卢雪荷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周佳和张瑜不约而同地对这位美丽且不定性的姑娘存有好感,这使得她天然具备作为连接物的可能。在周佳那里,卢雪荷可以被看作是她“放飞自我”的分身,通过卢雪荷拒绝做廉价劳动力、自由来去等行为,周佳也在悄悄释放着内心的压抑,体会大逆不道的快感。另一方面,对于张瑜而言,卢雪荷的存在就如同一枚引信,如果不是她的“越俎代庖”,张瑜心底竭力埋藏的疲惫和力不从心也许很难被点燃,她的目光也就不会卸下防备向周佳正式投去。

  于是,在外力的精心作用下,张瑜和周佳,一体两面的两个人,一心想要独自站立却终于发觉,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实现平衡。而作者叶杨莉也充分实践了在有限的腾挪空间里,如何转折突变,让一段原本普通的关系变得意味无穷。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