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科技

《缉魂》构建“近未来”世界,“科幻+悬疑”能否拓宽影视创作空间?

时间:2021-01-18 15:05:21 来源: 文汇报 作者:宣晶

 除了工业级别的硬核大片之外,国产科幻片是否存在另一种叙事模式?上周末公映的科幻悬疑片《缉魂》给出新答案。

  这部由程伟豪执导,张震、张钧甯等主演的电影,改编自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小说《移魂有术》。电影成功地将小说里的科幻概念提取出,生发为一宗蹊跷谋杀案及背后暗藏的“移魂”技术,并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包裹其中。《缉魂》构建了可信度更高的“近未来”世界,并以此切入生命和人性的精神内核。

  自《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后,一批“科幻+”作品奋起接力,呈现出多元的科幻类型和充沛的科幻想象,让观众窥探到了中国科幻影视创作的星火与未来。在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科幻作家陈楸帆看来,在当下市场亟需“软一点”的中小成本作品。“当大资金运作、长制作周期、高技术壁垒等成为横在大多数创作者面前的高墙时,更注重人文气质的‘软科幻’或许能打开另一扇创新大门。”

  构建“近未来”世界,“东方式软科幻”提出生命终级思考题

  尽管原著小说在当时具有一定前瞻性,但“意识移植”的概念现如今已不再新鲜。如何让科幻元素成为电影加分项,是摆在当下创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考题。《缉魂》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保留小说构建的RNA提取技术理论基础,舍弃了科幻世界自带的“奇观”光环,强化故事内生的悬疑剧情和情感核心。“我希望拍摄一部类似《机械姬》《黑镜》的作品,探讨科技高速发展会给人性带来怎样的改变。”导演程伟豪把这部新作称为“东方式软科幻”,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正快速占夺人类心智的年代,提出生命终级思考题。

  《缉魂》并未沉迷于制造繁复的“视觉奇观”,而是把时针拨到10年之后,通过对细节的精心调整和斟酌,构建出更具亲近感和可信度的“近未来”世界。该片在观众熟悉的日常场景中糅杂具有“科技感”的生活细节,镜头里出现的大曲面屏电脑、触控签字笔、语音助手门禁系统等“未来科技”产品都是可以预见,甚至连原著小说中描述的高科技医疗设备亦介于新旧之间。针对科幻元素可视化的难题,电影以灰色浑浊色调、雾化城市景象和冰冷霓虹光来营造未来感,而暖色调的闪回段落则体现出复古怀旧的意味,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新旧交替的视觉差异,呈现独特的 “科幻气质”。

  科幻作品的“软硬”之分在业内尚存争议,有些人认为,“硬科幻”作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进行假想和推断,通过描写新技术、新发明来揭示人类未来发展方向,拥有较多科学技术细节;“软科幻”作品则偏向将未来科技作为故事背景,更注重人文价值艺术与故事情节表达,技术细节相对较少。2019年初,被视为“硬科幻”的《流浪地球》斩获近50亿元票房,掀起中国科幻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潮,但随后上映的《上海堡垒》又迅速“泼了一盆冷水”。“《流浪地球》异军突起,但‘高峰’之下未见‘高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科幻影视市场仍处在培育期。”陈楸帆认为,以“近未来”题材为主的中小成本科幻影视或能成为市场中坚力量,为观众持续输出质量稳定的“软科幻”作品。

  融合多重元素形成巧妙平衡,“科幻+悬疑”成为市场新宠

  据《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统计,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658.71亿元,比2018年的456.35亿元有所增长;2020年播出现象级科幻网剧的数量和社会影响较2019年有大幅提升。在2020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科幻影视创投会上,《茉莉》《墨伊计划》《亲爱的小孩》《生存实验》《未来笔记》等获奖项目,涉及家庭、青春、悬疑、喜剧等更为多元的类型风格。在细分市场上, “科幻+悬疑”已经成为新宠,今年计划播出的科幻剧《天目危机》《致命愿望》等都融合了悬疑犯罪元素,与《三体》《火星孤儿》等硬核科幻剧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科幻+”并非影视创作的万能灵药,即便是“科幻+悬疑”的高概念作品仍可能遭遇滑铁卢。近两年热播的软科幻悬疑剧《失踪人口》《无主之城》等借用了“荒野逃生”模式,豆瓣评分都徘徊在及格线上下;而《在劫难逃》利用“时间漩涡”理论讲述烧脑故事,却因“烂尾”剧情口碑崩塌。何况对于部分国产科幻影视作品来说,科幻只不过是掺入爱情蜜糖中的一点佐料。

  如何拍摄一部中小成本“科幻+悬疑”电影?《缉魂》探索出一条融合多重元素并形成巧妙平衡的路径。在厚实的文学底本上,电影用传说中的“移魂大法”与科幻世界的人脑移植技术糅合成背景框架,使影片始终弥漫着一股神秘气息。《缉魂》开篇就抛出“记忆移植”的技术设定,凸显情节的悬疑感和惊悚感,将观众的思维顺着惯性导向认知误区;影片中段故事在坚实的医学和科技支撑下,尝试探索意识转移的伦理性;反转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谜底在最后半小时里被一一揭开,让观众在跌宕起伏的情绪中迎来故事最高潮。在生死考验的极端环境下,《缉魂》将欲望的刻画、人性的剖析以及爱的诠释凝成一点,激发观众对科技“副作用”的深层思考。“从审美角度看,中国观众偏好富有人情味的本土故事,特别是借由科幻叙事,深度探讨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更易引起共鸣。”陈楸帆说。归根结底,《缉魂》不是一个纯科幻故事,而是一场关于人性的拷问。

  ■本报记者 宣晶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