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流”电影的美感与意蕴
作者: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仲谋
通过一天一夜中发生的琐事,把普通家庭的一次聚会表现得含蓄隽永、余味悠长。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横山家之味》,细腻地反映了家庭成员间亲情里有裂痕、抱怨中有原宥的复杂状况,让人深思家庭之味、亲情之味和人生之味。
某年夏末,人到中年的横山良多带着结婚没多久的妻子由加里和继子敦司回到老家。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曲折情节、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纪实性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来表现家庭日常,如同一条蜿蜒流动的河流。这是一部典型的“生活流”电影。其中的细节、瞬间灵动而绵密,叠加在一起,有着超越生活本身的内涵和意义。正如克拉考尔指出的那样,“‘生活流’的概念包括具体的情境和事件之流,以及它们通过情绪、含义和思想暗示出来的一切东西”,这种影片“所唤起的现实就要比它实际上所描绘的现实内容更为丰富”。
作为一部“生活流”电影,《横山家之味》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暗流涌动。随着影片的展开,横山一家平静生活中所潜藏的隔阂、摩擦、纠葛渐渐浮出水面。因职业选择,良多与固执刻板的父亲产生争执。父母言谈间流露出的对哥哥淳平的偏爱,也让良多倍感失落。淳平多年前继承了父亲的医生职业,却因救落水男孩而英年早逝,成为父母心中永难弥补的伤痛。每到淳平忌日,母亲都会邀请被救的芳雄来家中做客,在对方的局促不安中获得一丝报复的快意。
姐姐以搬过来便于照顾父母为由,意图拥有父母的房子。甚至姐姐的两个孩子闲聊时,也在计划着如何分配房间。姐夫答应修补浴室的瓷砖,却在午饭后呼呼大睡。由加里担心自己有过结婚经历并且带着孩子,难以被良多的父母接受,于是显得颇为敏感。而父亲年轻时曾有外遇,母亲暗中保留着与丈夫出轨有关的唱片,两人到了老年仍经常拌嘴……这些潜滋暗长的不和谐因素,与横山一家平静的生活氛围构成了含蕴丰富的张力。
尽管存在种种隔阂与摩擦,但并没有激化和爆发。在血浓于水的亲情维系下,一家人所有的不快都被压抑起来,并不时出现一些温馨的瞬间。父亲虽然对良多的职业不满,对他的继子敦司却颇为和蔼,不仅给了一份见面礼,还教导敦司将来如何选择职业。他的话,对敦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迎接子女回家,母亲在厨房中忙忙碌碌,不仅做了香甜可口的玉米天妇罗,还点了价格不菲的外卖海胆寿司,又一再叮嘱良多去看牙齿。这些,都体现出母亲对良多的关爱。
虽然母亲有些在意由加里的二婚经历,但还是为她准备了睡衣和牙刷,并送了她一套和服,表明对她儿媳身份的接纳和认可。良多把撕碎的作文重新粘贴完整,流露出对父母的谅解。临离别时,祖孙三代到海边散步,良多与父亲约定一起去看足球赛,一向严肃且沉默寡言的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温馨的瞬间,使影片有了暖暖的亮色和温度,具备“治愈系”的特点,也成为良多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吉光片羽。
在风格上,《横山家之味》极具诗意和美感。影片中,自然景物以绿树青山、蓝天大海为主,社会景物以黑白色、原木色的日本建筑为主。此外,还有电车、巴士、街道、台阶等。不同的景物和色调搭配和谐,加上若有若无的淡雅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并带有淡淡的忧伤情调。人物的感情变化和聚散离合,在这片景物和环境中徐徐展开,充满含蓄、清幽、淡雅的诗意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并没有止步于美食、美景、温馨瞬间所带来的“治愈”功能,而是沿着生活自身的轨迹向前行进,从而开掘出耐人寻味的复杂意蕴。一次家庭聚会,让亲人间的生疏、隔膜有所好转,但心底的芥蒂不曾消泯。就像片中浴室里破碎的瓷砖,最终也没有被修补起来。聚会结束后,父亲希望良多一家新年还会回来。坐在车上的良多却说,一年回一次就行了。母亲一直念叨着想让良多一家搬回来同住,良多却始终没有答应。即便是邻居老太太半夜突然发病住院的事实,也没有成为触动子女关怀父母的契机。主人公良多对原生家庭既眷恋又抗拒的情感,正如影片主演阿部宽所理解的,“家人真的是想亲近,却又很遥远的存在。”这种复杂性,使影片有了欲说还休的无尽韵味。
影片结尾,良多在父母去世之后,十分愧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没能好好陪伴,既没有陪父亲看一场足球赛,也没有开车载过母亲,于是感慨“人生太快,自己总是慢一拍”。不过,在良多身上,又有一些与父母有关的东西被延续了下来。例如,多年之后他与妻子、儿女回乡扫墓时,说着母亲当年说过的话,并向女儿讲述蝴蝶的传说。时间步履不停,不管快乐也好,忧伤也罢,家庭和人生都在向前迈进。而这,正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状态。
《横山家之味》从头至尾,都是围绕一个家庭展开的日常琐事,却并不显得枯燥乏味,而是耐人寻味。看完,让人在唏嘘慨叹、感动怅惘的同时,不禁开始反思如何更好地与家人相处、沟通,从而尽可能避免无法弥补的遗憾。影片既有诗意的美感,又有浑厚的意蕴,可谓深谙人生真味,值得细细品味。(周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