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青岛|李村大集:集市历史的“活化石”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四部分·非遗文化
40
李村大集:集市历史的“活化石”
跟着家里人去赶李村大集,是几代山东青岛人童年里的一把糖果、又香又大的瓜子、热气腾腾的脂渣火烧、滋滋冒油的戳子肉、酸甜可口的糖葫芦、琳琅满目的橘子苹果……在物质不那么充裕的年代,赶李村大集,尤其是腊月里赶李村大集,是青岛人的一种生活仪式。那种朴素的生活情结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平淡日子里一种温暖的慰藉。
■李村河的河床上,流淌着一部小商品贸易的发展史。 宋新华摄
李村河的河床上,流淌着一部小商品贸易的发展史。李村河发源于石门山,属季节河,李村正在它的中游,旱季时,河水退去后裸露出的河滩,聚得起吆喝叫卖声,拢得住土特烟火气,正好用于举办集市。李村大集具体出现的时间无法考证,同治版《即墨县志》所附的即墨县地图上面也出现了“李村集”的标注。近代的李村大集已颇具规模,据《胶澳志》记载,“乡民张幕设店,米粮、布匹、木器、农具及家畜应有尽有,临时营业恒得千数百家,集会人数二三万。”李村大集的兴盛,也吸引了外国人的注意。德国人海因里希曾在《山东德邑村镇志》中描述旧时李村大集的热闹景象:“人们去赶集不仅仅是买卖货物,而是过节,与朋友数人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谈谈新闻。在集市上可以听到各种事。甚至还有说书人,讲述长久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和神话。”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李村大集是公认的“青岛第一集”。李村大集逢农历二、七为集,1916年出版的《李村要览》记载,李村大集上有日本产棉纱,潍县茶叶、海州豌豆,大连玉黍,上海运来的火柴、粗纸、棉花,泰安、莱芜的芝麻,以及城阳的小麦、即墨的黄酒、崂山的松柴、平度的鸡蛋以及李村高粱、地瓜干等售卖。肉市、菜市、面食市、山货市、海货市、中医药市、瓜果市、鞋袜市、布匹市、农具市、旧货市、牲口市……李村大集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秩序,成为李沧交易和经济的中心。曾经,李村大集更是汇聚了天南地北的“当家货”,栖霞苹果、眉县猕猴桃、潍坊萝卜、东北冻豆腐、临沂杜鹃花,沙子口鲅鱼、王哥庄鲍鱼、红岛牡蛎、鳌山卫海参……满是夯货。据统计,李村大集商品一度超过十万余种,小到针头线脑,大到二手汽车,可以说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村大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交易场所,历史、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记忆。2008年12月,李村大集入选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在李沧区老照片上,留着辫发的乡人在大集河滩上围着戏台看戏的情景今日看起来仍那样生动。在文字记载的史料中,李村集市上即有各种民间文艺活动与演出,柳腔戏是这里群众喜爱的小戏,拉洋片、说山东快书、变戏法、打渔鼓、打莲花落、练把式卖艺的也可偶见。李村大集是中国集市历史的“活化石”,见证着青岛的城市变迁,记录着青岛人的民俗风情,是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的根据地。
不过,李村河一直以来都是泄洪通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李村大集曾进行过三次搬迁。每到汛期,大集都要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彻底解决一系列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同时也将李村河中游打造成绿色产业带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观光带,李沧区最终决定对李村大集进行搬迁。李村大集搬迁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2016年7月1日正式开业。新李村大集位于重庆中路与青山路交叉口,主要分为农贸市场区、文化交易市场区、赶集区和停车区。其中,赶集区1.2万余平方米,用于逢二、逢七赶集,就是为了能让老传统得以保留。
几经搬迁、改造的李村大集,与它所在的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李村大集形成了传统商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形态,带有浓厚青岛印记的李村大集,不仅折射出青岛商业的发展史,更是青岛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青岛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在热闹与喧嚣中,有了最生动的注解。(青报全媒体记者马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