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精品

中国民族民间舞探索时代表达

时间:2023-11-10 10:00:44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婷

 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彝族、苗族……一幅荟萃中国众多民族舞蹈的瑰丽画卷,在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舞台上展开。本次终评,45支舞蹈佳作从400多个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汇聚山东省济南市,为人们带来耳目一新、意犹未尽的观赏体验。

  舞台上,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人在传承的同时,对民族民间舞时代表达探索从未止步。

《涧溪春晓》剧照 赵廷玺 摄

  题材多元、立意开放,不再简单地展现风情

  “民族民间舞不再简单地展示风情和风格,而是运用各类素材开始表现思想和认知。”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表示,民族民间舞过去以表现自娱自乐、日常生活、民间习俗和风格风情等为主要表现内容,现在更多地体现了当代人的思考,题材、立意更加多元开放。

  有的作品展现民族欢歌的当代面貌,如蒙古族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立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中尽显草原儿女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有的作品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如朝鲜族舞蹈《心花路放》宣扬了一群花甲老人积极享受幸福生活的新时代养老观。有的作品尽展新时代新青年新形象,如维吾尔族舞蹈《爷爷的萨玛瓦尔》讲述当代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有的作品反映新农村的欣欣向荣,如汉族舞蹈《涧溪春晓》以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进行创作,展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作品展现了当代民族民间舞人勇于承担时代使命,迸发出巨大艺术创造力。

  “能打动观众、感染观众的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在这次‘荷花奖’的舞台上,我看到很多青年编导的作品在往扎实和深刻里面做,现场的氛围感和艺术感染力都很强,非常好!”上海市舞协主席、上海歌舞团原团长陈飞华赞叹道。

《马铃儿摇响幸福歌》 赵廷玺 摄

  肢体语言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风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族舞蹈《江南》宛若一幅不断变换景致的美妙画卷,以充满新意的渔篮花鼓的动作语言将江南的情韵、诗韵彰显得淋漓尽致,俘获了许多观众的芳心。

  俯仰于天地之间,顿地起舞、踏歌而行,藏族舞蹈《雪之子》以雪山为意象主题,展现藏族人民将自身比作“雪之子”,向心中的希望跋涉。“美得我只会说哇了!”观众颖子说。

  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创作出有骨气、有神采的作品。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表示,民族民间舞在进行当代表达时,应饱含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尊敬和敬畏。“好作品离不开好的编舞技法,但若没有民族情怀、没有对民族文化意义的深入把握,肢体语言功夫又不到位,就想借助于编舞技法、找几个动作或者依靠声光电构建出一个作品,那这个作品呈现出来后会丢掉我们五千年民族民间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要用中国人的肢体语言来跳中国人的舞蹈,来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赵铁春表示,民族民间舞的动作语言是其表达的基础。

  山东省舞协名誉主席、研究馆员张荫松表示,民族民间舞创作追求尽情尽兴,展现人们热爱生活、敞开情怀,这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美,一直延伸到今天。

  “风格是在骨血里边的,不同的训练体系和不同的经验会形成身体质感的不同。”在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茅慧看来,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和创作既要去粗取精也要推陈出新。

  以人民为中心,保持鲜明的民族属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当代创作有着很高的“艺术台阶”。时至今日,跳着类似的步态、体态,连转身都有雷同地方……这样的创作问题仍屡见不鲜。该如何解决?

  “编导要有观察生活的能力、要观照现实和人文情怀。”一级编导、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马文静表示。

  “民族民间舞作品要有鲜明的民族属性,没有民族属性,就失去了民族个性。”四川省舞协副主席、原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副团长苏冬梅谈到,社会在进步,民族在发展,怎么捕捉鲜活的生命、精神面貌、时代气息以及情感深处的悸动,这需要创作者用心考量、深刻认识,反刍消化之后再创作。在此过程中,创作者要沉下心来、放慢速度、从容思考。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张晓梅表示,人民性是当代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核心。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文化的动态呈现和解读体现出创作者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都以人民性作为基础核心价值。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人民性一以贯之,在新时代更集中体现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民族民间舞从业者凝心聚力交出艺术答卷的根本遵循。

[ 责编:刘冰雅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