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教育学者

谢冕:一封珍藏了半个世纪的信

时间:2020-04-13 13:33:19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谢冕

  晏明先生肖像(高莽)

  历经风雨,一封信居然被完好地保存了五十多年,足以说明它在我心中的分量。晏明先生没署明年份,只写了日期,据我推算,应该是1960年我大学刚毕业时他写给我的。那时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助教,刚毕业,可能还没走上讲堂;晏明先生约比我年长一轮,在北京出版社当编辑,是出版界的前辈。在战时后方,他和许多文坛前辈如茅盾、巴金等人都有过交往,和诗歌界前辈艾青、臧克家也有很深的友谊,而他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是我的师长,我很敬重他。

  年龄和资历上的差距,并没有造成我们之间的隔阂和障碍。晏明先生以一位资深诗人和编辑的身份,破例向我约稿——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本书。我不知道那时他是怎么想的,居然代表出版社跟我这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约一本关于如何写诗、如何读诗的书。他已定下书名,就叫“浅谈写诗和读诗”。晏明先生是坚定的,他似乎早有决断,不容我犹豫;如何写,又如何读,我很惶恐,心里没底。但师命不可违,我还是认真地做了,约十万字左右。交稿后,惴惴不安,度日如年。

  没过多久,收到了他的回信,我心情紧张,拆信时双手发抖。北京出版社的信笺,繁体、竖行、老练而秀气的字。这位资深编辑知道年轻作者的心情,一开头就是温暖的话语——

  谢冕同志:

  这是一封向你致贺的信。《浅谈写诗和读诗》我已细读了一遍,并已完成了审读手续。这本书稿,很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且出乎意料地写得通俗平易,的确难能可贵。看来你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对这部稿子,我是比较满意的。说实话,你来信总是那样信心不足,弄得我也信心不足了。现在看来,你是过分谦虚了。自然,稿件还存在一些缺点,在肯定它的基础上,就容易修改了。望继续得到你的大力支持。

  书稿送领导审阅后,再找你研究如何改法。近来实在太忙,拖延了些时间,请原谅。再谈。致

  敬礼

  晏明 二月十二日

  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后来就没了下文。那时候,谁都没有思想准备,一直疲于奔命;谁都无心学术,也都被拒绝于学术,何况是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本微不足道的书……

  我和晏明先生从此断了联系,书稿散佚于漫天烽火而不知其所终。也就是说,这封信成了我和晏明先生交往的一个“绝响”。要是那一切都不曾发生,我的学术处女作,可能就不是后来的《北京书简》,也不是后来的《湖岸诗评》,而是这本《浅谈写诗和读诗》了。

  书稿永远消失了,这封信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它见证着晏明先生对年轻作者的厚爱和希望。尽管当时的我看不到未来,但在我的心灵深处,依然顽强地期待与晏明先生重逢,我要把藏匿在箧底那落满尘灰的信呈奉给他,向他当面表达我的感激。我要告诉他,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前辈的提携和鼓励,甚至可以决定他的一生。

  作为编辑,晏明先生可能给投稿者写过许多这样的信,这是他的工作。但是这封信,却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如今我要郑重地说,引导和鼓励我走上学术道路的前辈和朋友有许多,我都会终生铭记,但晏明先生是首先要感谢的,他是引路的“第一人”。当我还是文学界的新学徒时,晏明先生出现在我面前,我平生第一次写书,就得到了他的肯定,此后才有我参与写作的《新诗发展概况》——这部文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徐迟先生——两者不同的是,《新诗发展概况》的约稿对象是一个小集体,一共有六个人,而晏明先生只向我一人约稿,写作也由我单独完成,那是我学术道路的起点。

  劫后重逢,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把信件交给晏明先生。他回信了,用的是十月编辑部的便笺。这次是横写,依然是繁体,依然笔力遒劲。先生说:“对于你历经劫难仍保存拙函,深深感动,这种珍贵情谊是难得的,我将深藏内心。”依然没署明年份,日期是三月三十日。我和晏明先生恢复了中断二十多年的“文字交”,交流、约稿,有时伴着争论,甚至还有没大没小的戏谑。我们是忘年交。

  时光匆匆流去,繁忙夺走了我们快乐相聚的机会。记得最惬意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南宁的那次会面,我们从南宁同行到漓江;一路山光水色,一路诗酒风流,我们把往昔的悲哀和苦难抛在身后,开始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尽管如此,我仍保留了晏明先生那封给我信心和希望的回信,保留了我对他的感激和怀念。这份温暖,将伴随我一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