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文化

对话紫砂名师陈军:不忘初心 代代相传

发布时间:2021-01-08 10:18:1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作者:周杰伦

 陈军,1996年大学毕业后即专业从事紫砂艺术的学习 、研究,设计和创作。擅长锦囊、筋纹器、方器制作,主要作品有大合菱、锦囊系列、提壁、供春、竹编系列、菊瓣系列。曾在江苏省陶瓷工业学校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深造。注重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营造出真正心灵空间和形象物体的结合。

  Q: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决定从事紫砂创作的呢?

  在校期间,我曾到紫砂厂去看工艺师们做壶。看到泥巴经过火烧,变成了和石头一样硬、紫油油的陶艺品时,我就很激动,被那种神奇的力量所折服。心里暗自思量:以后能成为创造民族工艺的一员,该有多好!

  Q:您师从过哪些老师?他们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经多位名师(汪寅仙、葛岳纯、陈国良)指导,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创作意境,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Q:您每次在进行自己的创作时是如何确定创作题材的?

  我觉得创作灵感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是一点点的生活积累,这里面也有两种:一突然而来的灵感,如水滴滴下时反馈出来的信息灵感;二是从生活、电视、图片、传统文化中综合整理信息而来的,传统文化中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又有“君子内圆外方”的说法,所以在器型造器方面,配了两套杯,正合君子朋友二人品饮,而君方造型正值浑厚,方圆浑然一体,从上面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二种就是实践过程中的积累,长久的做壶后,自然而然会对紫砂造型有一定的想法,这时候的创作便是水到渠成了。

  Q:如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您会如何克服呢?

  因为我热爱紫砂,所以能安心专业、肯苦、自觉磨炼自己,多年来炼就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这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

  Q:我们都知道如今从事紫砂创作的人有很多,您又是怎样定位自己的紫砂作品风格的?

  我觉得我的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传统中有所创新。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变。制壶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同时,创新很重要。我会经常去一些美院去学习交流,包括学习和交流当代的制壶工艺和当代流行的艺术,然后再结合传统和我对新兴艺术的理解,加以创作,所以我的壶,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Q:您理解的紫砂陶艺是什么?

  我理解的好的现代陶艺是有传统文化的底蕴,有好的工艺,也有现代理念。紫砂陶艺则更讲求实用性,要有内涵、有个性、有精工、有传统的协调(即传统的影子)和现代的审美,并讲求多种工艺的结合。

  紫砂陶艺不同于现代陶艺。现代陶艺讲求理念,按自己的理念随心所欲创作,不讲求传统工艺,传统基本功等等。有时会比较抽象,含糊,只有其本人能看懂,所以有“自娱自乐的孤岛”之说。而紫砂陶艺,与日本的器皿陶艺一样,要求制作的准确性,讲究制作时的基本功,力求协调性(如壶,要求嘴、把之间的协调),不然就不实用了。

  Q:创作至今您个人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最为满意的应该当属筋纹系列吧。都知道菱花难做,筋纹器主要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纹理,经提炼加工组成。如瓜棱、竹条、菊花、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成,一般在壶体上作若干等分直线,构成如瓜样的筋纹,故名。造型齐整、秀美、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

  Q:以茶会友,如何看待“人与壶,壶与茶”的关系?

  “壶看似没有生命,其实经过人的泡养和精心呵护,它以温润有神来回报主人,这未尝不是人与壶的一种情感互动,其乐无穷。所以紫砂壶和人身上戴久的玉器一样,也是有灵性的东西,你这把紫砂壶恐怕也已经是壶茶合一了吧!”朋友还郑重嘱咐我:“茶靠泡,壶靠养,平时养的虽然是壶,其实是在养自己,也就是养心养性。”

  Q:您想要通过紫砂壶传达出什么样的意境?

  一壶红茶清香满溢、水雾袅袅,茶香飘逸间,相谈融洽,交心之旅,其乐无穷。

  Q:结合艺术创作和您本人经历,您的创作初心是什么?

  我觉得这么多年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在多年的制壶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制壶工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也懂得怎么与人相处。我觉得做壶就是做人,因为壶和人一样,都是有精神气质的,而壶的神韵总是和制壶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境界相通的,所以也才会有每个工艺师所做之壶会有不同的特点,并且你一拿到手,就能够辨别出这是谁做的。

  Q:您对自己的紫砂创作道路有什么样的规划和远景?

  在精神方面,我可以这么说,因为紫砂这东西呢,在泥料、在工艺、在烧成,拿我本人的观点来说,它深如海,深不见底。作为同行、人类,我们大家怎么样来团结起来好好地探索它,研究它,沿着我们前代的陶工,古人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大家来好好地虚心研究它、完善它、实现它,把它最美最美的东西留给人类,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