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文化

“时壶”时大彬 做十把紫砂壶,只留一二把

发布时间:2020-08-12 11:15:26 来源: 紫砂之家 作者:玄机

  一位生有六指的奇人

  一位嗜酒如命的村野老夫

  一位身怀绝技却对弟子倾囊相授的大师

  他创制的紫砂壶造型多样

  后人将他的作品称为“时壶”

  历经几百年,流传于世的时大彬壶本就不多,加上前朝与现代各种仿制,真正的时壶少之又少。

  【大彬其人】

  时大彬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按理,那是一个胸胆开张、元气淋漓的年代。对于紫砂历史来说,时大彬这个人物太重要了,从他开始,紫砂壶的一整套制作技法才大体建立。时大彬,可以说是紫砂陶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1573451866422610.jpg

  ▲时大彬像

  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拍身筒与镶嵌成型体系,并开创了紫砂艺人与文人协同做壶的先河,影响深远。

  时大彬的做壶风格,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也由原来的粗放朴拙,转变为精细润活。时大彬并没有把“革新”挂在嘴上,但他和他的弟子们,用大量流传后世的作品,掀起了紫砂历史上第一个革新高潮。

  【生吾者父母,知吾者供春也】

  时大彬内心真正的师傅,是供春。他仿供春壶,神形兼备。大彬一向擅制大壶,风格趋于朴实坚致,但做多了,不免重复。他自己开始不满意,老是摔壶,别人可惜,他还是摔,做十把壶,留下的,只有一二把。

1573451891326805.jpg

  原矿紫泥 供春壶

  时大彬是时鹏的儿子,时鹏在当时被称为紫砂“明代四大家”之一,大彬心高,父亲那点成就,也就那么回事,他并不太以为然。儿子自有儿子的心事,在他看来,从技艺上超越父亲并不难,但紫砂壶到底还能走多远?他心里没底。

  阳羡溪山虽然风流,但毕竟格局太小,窑场更是局促狭窄。他多么需要出去走一走。离上海不远的常熟、松江一带,有他许多朋友。他开始了他的“娄东游历”以壶会友,结交知己。

1573451942918405.jpg

  太仓王世贞,松江陈继儒,都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时大彬与他们交往、切磋久了,自感文气入怀,受益匪浅。朋友们以为,大壶储茶固多,但容易走味,提携品玩也不方便。何不将壶缩小?于己于客,多多方便。

  灵感,或许就诞生于某个清晨或黄昏,大彬遂将大壶改成小壶,这一款端的是素面无华,风骨冷峻,甚合文人心意。没承想如此一改,名堂就出来了,小巧的紫砂壶变成了玲珑剔透的掌上珍玩,其身价也直线飙升。

  【千奇万怪信手出,宫中艳说时大彬】

  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已经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但当时地道的茶客,对于景德镇出品的瓷壶,则持坚决否定的态度,因为,阳羡紫砂壶已经脱颖而出,“盖不夺香而无熟汤气”等特点已经显现。

1573451965954578.jpg

  原矿段泥 供春

  当时的文人许次纡在他的《茶疏》里这样写道:“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当时信息极端封闭的时代,时大彬也已经是全国级的名人了。就像我们今天的某些紫砂名人,当他们的作品一旦被中南海紫光阁、故宫或人民大会堂收藏时,就会感到是一种特殊的荣耀一样。

  【大彬《三足圆壶》】

  今天我们能够欣赏到的时大彬作品已经不多了。这一把《三足圆壶》,出土于1984年的无锡甘露乡,经专家严密考证,此乃时大彬早中期作品,壶呈浅褐色,材质为粗砂施铺砂,由于当时的窑火技术尚有欠缺,壶体上还留存着火疵痕迹。

1573451989945654.jpg

  ▲时大彬 《三足圆壶》

  但大彬壶那种特有的敦雅古穆,和紫砂光器所需要的扎实功底,已经充分显露出来。壶质乃粗砂,壶嘴的线条舒展曲扬,妖娆动感内蕴丰富。

1573452007462329.jpg

  原矿红泥 三足圆壶

  壶把呈耳朵形状,自是玉气氤氲。壶盖上贴塑四瓣对称的柿蒂花纹,谐合民间口彩“事事如意”。壶身似球状,圆稳而闲适,下承三乳头形矮足,壶钮圆纯,口盖严密精致。足以体现一位成熟的紫砂巨匠的艺术风范。

  【时大彬紫砂壶赏析】

  1. 大彬款六角紫砂壶

  2. 7.jpg

  原矿紫泥 六角壶

  此为江都丁沟镇曹氏出土的大彬款六角紫砂壶,墓葬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2. 三足大彬如意壶

1573452076362892.jpg

10.jpg

  原矿底槽青 大彬如意

  此壶为1984年在无锡甘露乡华师伊墓葬出土,壶身似球形,表面似石榴皮质感,三足,壶盖贴塑四瓣柿蒂纹。

  3. 鼎足盖大彬壶

1573452106615948.jpg

  此壶出土于福建漳浦,为仿青铜器和漆器的传统样式,曲流装于器腹正中,圆孔,盖口严密,底部有单行竖刻时大彬制阴刻楷书款识,刀法娴熟有力。

  4. 大彬圆壶

12.jpg

  原矿紫泥 大彬壶

  此为1987年,山西晋城太阳镇的一座石砌古墓中出土的一件大彬真迹。圆球型,紫褐色,圆口双层饼盖,宝珠钮,圆管状曲流,环形把,底刻丁未夏日时大彬制。

  5. 大彬腰圆提梁

13.jpg

  此壶出土于延安市宝塔区的杨如桂墓,大彬款腰圆提梁壶,壶为紫泥胎,胎泥较细腻,通体椭圆造型,盖、子口与壶身和缝严实,肩部高耸提梁,外圆内平,极为精巧。

  6. 大彬仿古莲子

1573452146908656.jpg

  此为1986年,在四川绵阳出土的大彬款仿古莲子壶,壶呈紫褐色,壶盖子口略有破损,胎中均匀地掺杂砂砾,为调砂作品。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