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推荐

朱泥神话,925万!

时间:2021-03-04 10:46:39 来源: 紫砂之家官方 作者:风铃

      壶必孟臣

  台湾著名史学家、爱国诗人连横曾在其《茗谈》中写道:“茶必武夷、、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朱泥

  “壶必孟臣”说法由来已久,“孟臣”即惠孟臣,他是明清时期的制壶名家,尤以作品为最。其在紫砂壶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他的生平却只能有个大概的断定。

  久负盛名,身份扑朔迷离

  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惠孟臣,不详何时人,善仿古器,书法亦工。”

640.webp.jpg

▲孟臣款紫砂壶

成交价:

  2018美国联邦国际艺术品春拍美元(人民币925万元)

  “孟臣”,是一个频繁出现于紫砂壶历史中谜一样的人物。生年大约在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荆溪人,是明末清初著名壶艺名家。

  历史上多称“孟臣”,姓“惠”是得知于听泉山馆珍藏的白砂大壶,此壶底款有"天启丁卯年荆溪惠孟臣制"楷书十一字。关于他的姓氏、籍贯和大约生活年代至此才有了较明确的断定。

  壶艺出众,独树一帜,远销海外

《阳羡砂壶图考·别传》

  民国·李景康、张虹:孟臣制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泥质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出品则。”

640.webp (1).jpg

  ▲惠孟臣·朱泥梨形壶(高7.4cm 宽11.8cm)

梨形壶

  他善于配制多种调砂泥,壶式有圆有扁,其所制最具影响。这种小壶非常适合于泡饮,因此风靡南国,一时无两。其工艺手法洗练,尤其是壶的流嘴,不论长或短,均刚直劲拔,与众不同,特色鲜明,后世称为“孟臣壶”,也是后世的前身。

640.webp (2).jpg

  ▲惠孟臣·朱泥倒梨壶(高8.5cm 宽15cm)

安妮皇后

  “孟臣壶”名扬海内外,早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远销南洋、日本、欧洲。十七世纪末外销到欧洲各地,对欧洲早期的制壶业影响很大。据说在定制银质茶具时,就。

  “壶必孟臣”,朱泥名家

  “孟臣壶”远销海外,风靡南国,在中国紫砂史上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惠孟臣、惠逸公、张君德、陆思亭

  后世称为“朱泥四大名家”,而作为水平壶代名词的“孟臣”朱泥壶,更是一壶难求。

640.webp (3).jpg

  ▲惠孟臣·朱泥水平壶(高6cm宽10.5cm)

聚香

  惠孟臣所制水平流嘴的朱泥小壶,特别适合于泡饮功夫茶。因为朱泥收缩率比较大,适合做小品,朱泥结晶度高,泡岩茶类香气浓郁的茶叶,性能非好,且朱泥色泽鲜艳精美,很受欢迎。

  当时在我国南方地区一直到南洋一带,水平壶的使用面非常普遍,几乎人手一把,故有“壶必孟臣”一说。

  直到现代,南海沉船里打捞出来的很多水平壶,都是孟臣款,可见非常受欢迎。

640.webp (4).jpg

  ▲惠孟臣·朱泥方础壶(高7.5cm 宽10.5cm)

  “孟臣壶”驰名于世,模仿者甚多

顾景舟

  因为久负盛名,历代紫砂艺人仿造者不绝如缕,宜兴陶人、潮汕拉坯匠人都署孟臣款,紫砂泰斗所制水平壶,也署过“”的款识。

  有孟臣名款的壶,代代多有出品,其名字已经不是一个印款,而是一个品牌,一种款式。

640.webp (5).jpg

  ▲惠孟臣 朱泥龙蛋壶(高8.5cm 宽11.3cm)

  惠孟臣刻款书法秀娟,不离唐贤风格,笔法绝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用印章也基本是以“孟臣”之名。

文杏馆孟臣制

  现可考的“孟臣壶”传器款识,有书“”、“”、“”、“”。

640.webp (6).jpg

  ▲部分孟臣印款

“大明天启丁卯孟臣制”、“水浸一 天星孟臣”、“叶硬经霜绿孟臣制”、“烟村四五家孟臣”或“云入西津一片明”、“寸心千古秀”

  有的前面标有制作年份或绝句,如等诗句,字体多为楷书,也有行书体,笔势灵动,具书法韵味,用竹刀刻画,后期作品并用钤印。

永林

  孟臣壶的款识以盖内有“”篆书小印者为上佳精品。

640.webp (7).jpg

  ▲孟臣诗句刻印

如何鉴别孟臣壶?

  《阳羡砂壶图考·别传》曾说:“笔法绝类褚河南,惟细考传器,行、楷书法不一,竹刀钢刀并用,要不离唐贤风格,仿制者虽精,书法究不逮也。”

徐秀棠

  虽然鉴别和断代不易,但在先生的中,我们可以有所了解:

  1.形制大小。晚明的小壶并不小,很少有低于140毫升容量的,若在60毫升以下,大部分是清末以后的作品。

  2.做工的精细。孟臣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不太可能过于精工。清初壶内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嘉、道以后壶内才以竹刀修刮。

  3.盖唇的长短。道光以前壶的盖唇不长。朱泥壶盖内有“水平”字样,最早的为道光十三年。

  4.清初早期的小壶,把圈的位置较高,有向上提的感觉。

640.webp (8).jpg

  ▲惠孟臣诗句款朱泥壶 一对(宽8.7cm)

  惠孟臣是宜兴紫砂壶史上一位极为重要切影响深远的人物,后人多有模仿,也是其紫砂艺术精神传承的体现,其对紫砂壶型的发展、泥料创新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