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术语

任性的出版紫砂图书热

时间:2020-07-29 10:32:0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作者:小鹿

  江苏省有个宜兴市,由于盛产紫砂壶而闻名于世。在宜兴丁蜀镇的一条紫砂大街上,每走进一家紫砂壶店,不管你是不是买他的紫砂壶,主人都会拿出一册装帧精美的紫砂壶作品图书(集)送给你。实际上,这种图书80%都非正规出版物,当然,也有许多通过购买书号自费出版的,有盗用书号印刷的,还有境外非正常途径出版的等等。

  当然,更多的是没有书号的样本式的宣传册。这些书中,一般前面会撰写一点个人简介,无非都是号称自己是某某紫砂大师传人,谁谁谁的嫡传弟子,或是世代从事紫砂行业的专业人士,是古代有名的紫砂艺术大师的第x代子孙等等,在壶册之中放上几张与紫砂大佬的PS合影,然后是参加清华大学在丁山收费开办的设计讲座,长则7天,短则几个课时,就赫然印上毕业(结业)于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等,荣获国家和国际级工艺美术大师赛金、银、铜奖等一连串经历,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珍藏等等一系列令人肃然起敬的表述,诸不知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与后面所列的紫砂壶图片的艺术水平极不协调。

  这些图书中,大量的紫砂壶图片,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简单介绍,没有深刻的文字描述,类同的造型,粗糙的工艺,劣质的原料通过精心布置的灯光拍摄,然后运用修图工具软件,让图片看上去非常精美,但文字介绍却显得十分枯燥,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这些装帧豪华的紫砂壶画册明显是在摆谱,就像很多人出门时愿意拎个山寨名牌包包,穿一身中国生产的所谓进口"名牌"衣服一样,是从外在给自己找自信,满足一种虚荣心。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体现一定水平,起码在外在品相上达到高、大、上的层次,跟别人拉开档次。

  过去,出版一本书是人生中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其代价是一生研究的成果,工程很大也很复杂,从明代中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近600年紫砂历史上只出了不到五部有影响力的紫砂专著,最有名的是明末清初江苏江阴人周高启写的《阳羡茗壶系》和当代頋景舟编着的《宜兴紫砂珍赏》(香港三联书店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近几年来,出书成为了宜兴紫砂界的一种风气,甚至是一种时尚,连国家级正规出版社的办事处都开到了宜兴丁山小镇的黄龙山上,可见出版紫砂图书事业的繁荣与昌盛。

玉带四方

周志良:《玉带四方》

  当我拿着这一本本沉甸甸的赠书回到家的时候,我感觉宜兴紫砂人的任性是多么的无聊,那些紫砂壶图片几乎类同到完全一致的东西印刷出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实在是太浪费我们的宝贵资源和时间了,紫砂专著,不是畅销书,出版出来要有人买,要有人看,但宜兴紫砂从业人员不这么想,出书是一个紫砂人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如果你连一本自己的集子都没有,就不要在紫砂行业内混了,因为,你想评上一个高工大师,就必须有一本象样是紫砂图书,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有这样一本书来装潢门脸,这也是紫砂艺术职称升职的必要条件。

  过去人们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作者的学问学识地位,人们重视的是这个"着"字,着,代表了个人学术思想,是一种对本专业或本领域的一种认真态度和研究成果,与当代紫砂壶作品图书的滥印完全不同,书本是用来总结经验,开展交流的,画册是用来展现美与叙述美的,你用同质化的紫砂壶印成书,编成画册,实际上说的不好听的话,你就是在花钱制造垃圾,出版社一个书号卖几个铜板都是明码标价的,你出版的这个紫砂壶作品集值几个钱应该心知肚明,任性,随意出版印行紫砂书籍,己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了,要正确面对出版此类紫砂壶书籍的态度,把紫砂艺术当作自己毕生事业来做,而不要以广告宣传的东西来出版,那样确实让人厌恶。

  出版紫砂壶图书,需要有学术份量,有艺术内涵,有研究成果,有独一无二的创作心得,还要有对紫砂传统工艺的敬畏,真不希望有钱就可以仼性出书了。因为,这样的书籍实在不会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也不可能使读者从中受益,同质化实在是太严重了,这样的图书不出也罢。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