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用起来 才是对非遗最好的致敬
一段段地道的南京白局说唱、一盏盏璀璨的秦淮灯、一把把紫砂壶……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江苏探路“非遗+旅游”,让江苏的故事,讲述在非遗物件里、流淌在传承人的指尖上、留驻在前来体验的每一个人的心里。用起来的非遗,不会沉睡,正伴着当代人的生活逐渐轻盈并且闪耀。
让非遗遇见百姓生活,才是链接传统的智慧选择。秦淮河里的桨声、长江边的号子、太湖畔的小调,沧海桑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时代而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似沉寂下来,却会在机缘巧合之下绽放新生。当“非遗过大年”活动走入全省各地展示各地民俗、当《我的家乡在南京》唱响在秦淮畔、当紫砂壶里泡香了茶……总会不禁感慨:非遗不可遗世而独立,而是应当活在百姓的当下里,弥散在生活的烟火里。
让非遗搭上时代快车,才是激活生命力的脚踏实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化石”,记录着曾经的历史,见证着如今的时代。2020年,首届“非遗购物节”上线,见证了互联网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引擎;2021年春节期间,“江苏非遗文创精品展”在悉尼启动,“非遗过年”火到海外,利用VR技术传感年味,既是对非遗的传承,也是对海外游子的惦念;江苏推行“非遗+旅游”概念,非遗的“活态”展示,让游客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互动,不仅传播了非遗文化、更创造了经济价值,是一场文化与经济的完美“联姻”…… 非遗可以经久传唱、历久弥新,唯一的秘诀只有一个,它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它满足人们的需要。
让非遗激发工匠精神,才是致敬传承的名副其实。传承非遗应该成为潮流,但不可短平快的随波逐流。非遗文化保留、非遗产品的制作不是仅靠着热爱便能完成。诚如南通的蓝印花布、无锡的惠山泥人、苏州的桃花坞年画等等,精工细制的每一项产品,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例证,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精气神。但是经济人与社会人的辩证关系,又告诉我们,更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更多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才能让非遗走下橱窗、进入生活,与现实相得益彰的艺术,才是真正的“匠心”之作,才能受到社会的回馈。
非遗要继承,文化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今对话的媒介,是历史与今朝相通的文化追求与精神共鸣,赋予非遗新的时代特征,让它“活”在新生活里,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与致敬。(文/陈楚图/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