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让京刻细陶流传开来
王永健,1959年2月生于北京西城,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刻细陶传承人。王永健自1979年参加工作,从事玉雕设计工作。1991年,王永健与杨广泰合作,装饰雕刻紫砂壶,邀请朱家溍、付大卣、何海霞、唐云、梁树年、齐良迟等二十余人参与小稿绘制,拓片制作,再根据壶型选择合适的画稿进行雕刻。后来,王永健又在许林邨的指点下,系统学习了传统刻陶工艺。
2007年,王永健在故宫博物院宜兴紫砂展中金漆装饰紫砂的启发下,萌生了用宫廷技艺装饰紫砂的想法,先后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传承人殷秀云合作制作雕漆装饰紫砂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李春柯合作制作牙雕装饰紫砂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传承人钟连盛合作制作景泰蓝装饰紫砂壶。
迫不得已产生的手艺
“我们知道,一般陶瓷装饰都是在烧制之前完成的,但在烧制之前进行雕刻,也存在很多不便,刻陶这门技艺就应运而生。”据王永健介绍,目前可见最早的京刻细陶作品,是收藏于北京故宫的清乾隆仿古紫砂御题诗澄泥砚,“当时乾隆将澄泥砚交由内廷造办处的玉雕艺人,由他们负责题刻砚名和乾隆御题诗。清廷没落以后,户部的一个官吏许某习得这一技艺,传给他的三子许林邨。许林邨绘画、治印、刻字无一不精,老舍在太平湖辞世之后,立的第一块碑就是许林邨所刻。”
“刻陶,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产生的手艺。文人墨客希望在心爱的文房陶器上留下墨迹,长久保存,便产生了把墨迹刻下来的想法。但陶瓷在烧制之前,想要雕刻很容易,但在烧制之后就殊为不易。”王永健认为,“严格来讲,在烧制之前进行雕刻,应该称为刻胚,而非刻陶。京刻细陶,专指在北京地区发展起来的,在烧制完成的细陶器表面雕刻书画图案的技艺,而不是在未烧结之前的陶坯表面上雕刻。”王永健说。
“我1979年参加工作,从事玉雕设计,没成想这反倒顺应了古意——清廷造办处最早的刻陶艺人,也是玉雕艺人。”王永健说,自己走上刻陶之路,得益于1991年和杨广泰的一次合作,“当时我在北京民政局美术二厂工作,杨广泰先生找到我,希望可以装饰雕刻紫砂壶。当时我并不知道清廷有这门技艺,但还是做了出来。”唯一令王永健感到遗憾的是,因为不了解紫砂壶,选壶不精,最终这批壶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但巧的是,王永健刻制的紫砂壶,勾起了许林邨早年间刻陶的记忆,“我们家和许林邨是邻居,近到什么程度,他们家后窗户就在我们家院里,我称他为三大爷。2004年,许先生对我说,‘我也刻砚刻紫砂壶,用传统的方法錾刻,是从老辈儿人那里学来的……今后我就教你吧,多一门手艺。’”就这样,王永健跟随许林邨习得传统刻陶技艺,“他为我绘制刻壶画稿,教我传统刻陶工艺。传统技艺更像是碑刻,可以表现墨色的深浅。”
王永健说,刻陶的工序并不复杂,“就两道工序,一个是过稿,一个是使用工具去雕刻。”然而,想要在比陶瓷硬度还要高的紫砂表面上进行雕刻,光手劲儿的掌握就十分难得,“要用劲,又不能用过了。”据王永健介绍,紫砂陶的材质极为特殊,雕刻用的工具必须自己制作,“一般的工具,很难在其表面划刻出痕迹,必须要用硬度极高的金属制作钢錾。只有足够的硬度才能刻动陶表面,但硬度过高,又容易把陶打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健说,需要在合金钢錾头后面焊接上铜杆,以减轻钢錾对陶器的冲击。
在王永健看来,传承传统工艺最好的方法是发展和创新,“近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紫砂陶雕刻,但宜兴人不太认可,认为紫砂是宜兴的,北京人就是玩不好。2007年,我在故宫看紫砂展,其中有宫廷紫砂,我非常受启发,推出了用宫廷技艺装饰紫砂的概念。这些年,我设计了用紫砂和雕漆、景泰蓝、象牙等工艺结合的作品,做局部装饰,提升了紫砂陶的观赏性、趣味性和收藏价值,社会上非常认可。”
“传承必须要发展,原汁原味也要保留,这两者并不矛盾。”王永健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京刻细陶传下去,让它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