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紫砂壶原产地以及它的历史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来越快,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生活节奏放慢,泡茶喝茶成为了这些人的首选。泡茶是门艺术,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泡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是最适合泡茶的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紫砂壶原产地以及它的历史。
紫砂壶原产地在江苏无锡宜兴,一个叫丁蜀镇的地方,所以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造型优美,古香古色,是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中国特色陶土艺术品,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的日常茶具。
紫砂壶的基本介绍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紫砂泥料,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C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
紫砂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就因这种特殊结构的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而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开口气孔群。据测试,紫砂陶器的气孔率约为5%。紫砂壶的气孔率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正因其这种独特的质地,使紫砂壶极适于沏茶。紫砂壶所沏的茶水,色香味俱全,配以其精美的艺术造型,使品茶达到完美的境界。正是因为紫砂泥的这种特殊结构成就了一把好的紫砂壶,而这种紫砂泥也只有在宜兴才有。
紫砂壶的历史
紫砂壶的原产地可追溯至春秋时代,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紫砂成壶还是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的时候,字词一发不可收拾,紫砂壶花样品种不断翻新,时常有精品传出。直至今日,紫砂壶的制作技巧可谓如火纯青,巧夺天工。
明清两代,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日益突飞猛进。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的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紫砂艺人材料坚固可沿用数年的印章就成为鉴别紫砂壶作者的直接依据。
以上就是“聊一聊紫砂壶原产地以及它的历史”的全部内容了,用紫砂壶泡茶真的是一门艺术,仿佛就像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田园生活,与现在的快生活完全不一样,大家都可以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