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鉴赏

紫砂陶印留下宜兴古桥记忆

时间:2019-10-25 14:26:05 来源: 江南晚报 作者:胡悦 易保山

 

  本报讯 (晚报记者 何小兵/文、摄)为江南水乡古桥治印,通过印存珍藏记忆,延续江南文脉。这样的一种创意之举,昨天在宜兴美术馆举办的宜兴百座历史名桥紫砂印展上,成为成功实践。与金石、象牙或者竹木等印材所不同的是,作者选用原矿紫砂作印材,通过创作坯材、设计印纽、篆刻、烧成等过程,使得浸润着宜兴地域文化的紫砂陶印面目可亲。

  据当地有关部门普查发现,宜兴境内现存的130多座明清时期建造的石桥中,有石拱桥120座,至今仍横跨在沟渠河道之上,古风犹存。这些古桥在建造时独具匠心,无不闪烁着群众的智慧。有些古石桥集群而砌,在水网地区营造起水陆交通枢纽。有些古桥截洪、泄洪两不误,桥面上还预置了方便独轮车交通的车辙,较好地体现了桥梁功能的多重属性。这些古石桥用料讲究,青石、黄石居多,古桥最大石料单体重达5吨左右。古桥的桥墩和桥栏部位的装饰手段丰富多彩,石雕工艺精湛,还有古色古香的楹联石刻等,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其中,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鲸塘桥最大跨度达52米,是宜兴最长的古桥。

  为宜兴百座历史名桥治印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萧子君,曾经担任过宜兴市文联副主席。萧子君介绍,在宜兴百座历史名桥紫砂陶印当中,陈塘桥是作者儿时记忆中的桥梁,因此,他在这方紫砂陶印边款的内容创作上,动了一番脑筋,融入了较多的情感因素。萧子君表示,印章文雅端庄,独立于世。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边款艺术是整个篆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宜兴百座历史名桥紫砂印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宜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据策展人、承办单位负责人宜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宜兴市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卫江安介绍,紫砂印展自去年秋季开始筹备,由书法篆刻家萧子君用原矿紫砂印坯治印,全国各地书法家夏潮、罗杨、章剑华、储云、封开许、张铁甲、杨军、刘洪洋等题写宜兴百座历史名桥桥名,宜兴历史名桥陶印、书法将在宜兴、南京、北京、武汉、山东、广东等地展出,这个主题展览被列为2019第十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