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大师

寸柄之壶黄心喜,内外兼修做紫砂硬陶艺术-紫金陶的开创人

时间:2021-04-26 10:40:05 来源: 壹点网 作者:

  “精心作拙器,

  弃工巧,

  不谄媚,

  归源溯本

  以器物本然的真实去印证世界”

  ——题记

图片

黄心喜生平:

  1975年,黄心喜广东潮州饶平县生人。

  1992年,十七岁的黄心喜顺利考入了广东省陶瓷学校,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在校期间,他先后受教于叶竹青、黄美尧、江东存、陈钟鸣等等多位工艺美术大师。

  1996年,黄心喜以优异的专业成绩从广东省陶瓷学校毕业,随后创立了自己的陶瓷工艺工作室。

  2005年,黄心喜作品正式录入《中国陶瓷艺术家辞典·广东卷》

图片

正文:

  黄心喜不会忘记92年的那个农历八月,简单的行囊里,只装着几根画笔。这位时年17岁的少年,风尘仆仆从农村来到了广东省陶瓷学校,开启了自己与陶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次关键时刻,对于黄心喜而言,便是踏入广东省陶瓷学校的这一刻。

  小雨过后,湿漉漉的枫溪街头,被黑烟熏过的水墨墙面,直挺挺向上刺去的红砖烟囱,像是要刺破这棉絮一般裹住小镇的阴湿灰霾的天空。1992年农历八月的这个少年不会相信,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他,而初入学校的这一刻也变成了一缕梦,被黄心喜参悟了三十个年头。

图片

陶瓷艺术家和艺术的力量

  作品的诞生过程也是艺术家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觉醒的过程除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就是艺术之路上苦行僧一般的试错。特别是有别于其他门类的陶瓷艺术。艺术家本人的抒情审美诉求也要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就不得不对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走向,各个产区特点,各时期的艺术大师的作品特点,材料,古法制备,成型工艺,窑口特色,国内国外陶瓷艺术分野等等基础性知识的储备并研究。再回过头来从自己的创意特点,所掌握的技艺,所传承的文化脉络,将要通过作品向外传承什么?从广东省陶瓷学校毕业后,黄心喜出众的陶瓷造型设计能力,兼具古法神韵和现代技术的扎实制作工艺,完整行业的从业经验积累让他获得了行业内的一致好评,而他的作品也很快享誉潮州瓷都。

  在不间断的工作研究中,黄心喜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精湛的陶瓷制作工艺和审美理念向古而生,向新创造自成一派,主张艺术应该是活的艺术,文化是活的文化,陶瓷艺术体在庙堂,用在民间。先后担任了多届陶院毕业生毕业设计院外实施导师,培养的学生中既有陶瓷艺术爱好者,也有日后享誉海内外的行业专家、艺术家。

图片

  “古朴天然,形态厚重”是业内人士对黄心喜陶舍出壶的评价。手工拉坯的各式陶制壶,即充分发挥了陶土质感丰富的特性,也暗合了当代人追逐返璞归真的内心喜爱。

  毫无疑问,黄心喜拥有成为优秀匠人的天赋。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想要创作好作品,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对作品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信念感。

图片

  黄心喜主张艺术家要成为独立自主的力量中心,因此文化传承、作品特色、独创价值缺一不可。从业三十年对陶瓷行业的摸索和研究,除了掌握陶瓷产品开发和塑造创新外,黄心喜对创意、设计、造型、模具、成型工艺、釉药、烧制等方面的陶瓷产业链也有着有独到造诣,返回来哺育了他现在的艺术创作。

图片

好的紫金陶壶,是呼吸性和保温性的统一

  烧陶是土与火的较量,更是人和温度的交锋。如果烧制温度过高,壶体便会瓷化;而如果过低,壶体便会渗透。黄先生使用富含稀土矿和2.5%的有机物腐植土的独家调配泥,在128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制。

  当有机物在和无机盐高温熔融的过程中互相转化和激烈反应,一小部分挥发掉以后,壶身便留下了致密的小孔。一方面,这些熔洞本身具有吸附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水分子本身有张力,虽然壶上有孔,但是当壶中灌水后却并不会渗漏。由此,陶质便实现了接近于皮肤呼吸的效果。

  一方面这种陶质壶的的吸附性极强,可以净化水中的杂质让水甜化,从而激发茶汤的香淳;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陶质使陶壶具备了极其均匀的保温传递性,显著提高茶的耐泡性。

图片

器以载道的陶瓷艺术

  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在这个陶瓷创作迅速走向纯艺术领域的时代里,黄心喜的作品立足于传统,保持了对“道”的坚守,在对陶壶形态语言的探讨中,对陶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进行深度发掘,最终让泥的流动性、柔软性、松弛性、赋予了陶瓷作品温和、敦厚的秉性。

图片

  中国是陶瓷大国,陶瓷既是中国的名字,也是中华民族文明成就和精神风采的重要体现,但如果单提一个“陶”却不是一个强国。要立足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现代陶艺的精神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越了单纯物用价值,将中国陶瓷文化的审美价值和陶瓷工艺的潜能展示于世界面前,我们任重道远。

图片

  一个不理解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家,是得不到群众的广泛认同的,而脱离民族文化根基的艺术,也不可能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不论陶瓷艺术的形态如何变化,美学意境如何拓展,艺术家只有坚守文化精神,突出艺术本体的语言特性,才能探索出艺术新的可能性。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