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大师

【51特别企划•致匠心】当代十大最具行业影响力紫砂人物

时间:2020-07-17 09:33:1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作者:微棠

   央视记录片《大国工匠》让我们看到了平凡岗位上诞生的一个个不平凡的英雄,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不是拿耀眼的文凭,都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以匠心追求技艺的极致,在平凡的岗上追求自己的梦想。

  每个行业都有着那样一批执着追求的人,作为传统工艺的一种,紫砂同样承载着一辈又一辈人的梦想,他们秉持着一种匠人的精神,在那小小的泥凳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品质匠作。他们是匠人,在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修行着一颗“匠心”。因一个小小茶壶终其一身,那是凭着一种专注和坚守,缔造了出一个又一个传世佳作。

  在对劳动者致敬的特别日子里,紫砂之家特别企划《致匠心》,共同见证那些默默付出的紫砂英雄们是怎样为弘扬紫砂而努力的。当代紫砂匠人中又有哪些是最具行业影响力的人物,为什么他们能成为行业的佳话,成为大众所喜爱的紫砂艺术家,成为紫砂市场的风向标。

  当代十大最具行业影响力紫砂人物(排名不先分后)

  李昌鸿

李昌鸿

  入选理由:作为紫砂泰斗顾景舟一脉的传承人,他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奋斗,并继承了文人派紫砂的理念,将紫砂作为一生的事业。他的作品高雅精美,气韵生动,在这几十年里,他既是大国工匠,创作出数个惊人之作;也是个授艺者,桃李无数。他是当之无愧的当代紫砂领军人物。

  顾绍培

顾绍培

  入选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业60余年,他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创作新品有百余。他觉得传承紫砂便是一种历史责任,他有这个责任将这份传统技艺代代相传下去。他的宗旨:捧一颗心,做一把壶,无论历经什么,不忘初心。

  吕尧臣

吕尧臣

  入选理由:他是亚太手工艺大师,他是绞泥魔术师,他也是非遗传承人。一直以来他都以创新著称,他在紫砂领域开宗立派,蔚为大观。他除了有技艺外,艺术态度、胸怀和境界兼备,他用艺术的实践证明,传统工艺的传承,不能忽视精神品质和人格化历史,他用实践行动诠释什么是工匠精神。

  何道洪

何道洪

  入选理由:在灿若星的当代紫砂界,他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紫砂大师,他不仅是一个紫砂技艺全面的陶艺家,更是紫砂艺术虔诚的朝圣者。当他步入紫砂艺界时,他就开始了他持续一生的朝圣之路。他的作品非常“厚道”,看似“短嘴、粗把、大的”的肤浅之形,却蕴藏着无人能发掘的深厚内涵。沉醉紫砂五六十年的他,既硕果累累,也桃李满天下。

  毛国强

毛国强

  入选理由:他是陶刻圣手,他是紫砂制作能手,他是丹青高手。欣赏他的作品,是一场极为愉悦的精神盛宴。他一路追求翰墨因缘,缘因紫砂而起。紫砂壶在他的走刀奏笔之下,成为旷世神品。他的陶刻制壶技艺炉火纯青,两者融合堪称极致。

  鲍志强

鲍志强

  入选理由:在当代紫砂巨匠名家辈出的时代,他以其独有悟性和灵巧的双手,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坐标。他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他所制之壶必亲身写刻,所制之作,工精而不匠气,他创作的“乱刀刻法”将陶刻表现手法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他的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沈汉生

沈汉生

  入选理由:他是紫砂界里的“梅王”,他是陶刻宗师任淦庭传承人之一。他能够自如的运用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多种书体。他的陶刻技艺代表了当前陶刻的最高水平。其作品之美主要表现在“型”,遵循传统又推陈出新,将陶艺风格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

  潘持平

潘持平

  入选理由:他是90年代台湾评选出的方器天王;他是紫砂大师顾景舟作品最权威的发方人之一;他是当今紫砂方器第一人。他的作品于平淡中含浓烈,平易中显新奇,一如人品质朴自然,刚正不阿。他称得上宜兴紫砂界不可多得的文化守望者,精品制作者。

  汪寅仙

汪寅仙

  入选理由:她是宜兴仅有的几位亚太大师之一,她也是当代花器天王。她是国家非遗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将老一辈的紫砂匠心精神发扬光大。已是花甲之年的她,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一如既往。她是紫砂艺苑里一枝傲霜斗雪的梅。

  沈建强

沈建强

  入选理由:中国紫砂筋囊器第一人,他在业界有“藏筋囊,找建强”之美誉。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紫砂筋囊器的研究,他创作的108条筋纹的《英雄壶》,使筋纹器型不仅在往前迈了一步,而且也填补了筋纹器型中的空白。他是当代推动紫砂发展功不可没之人。

  他们只是宜兴众多有匠心精神的紫砂艺人中的少数,他们不能代表所有,但是他们的行动足以证明宜兴紫砂人对行紫砂行业的执着与决心。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