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大师

紫砂壶上的“小圆环”,到底有何来由

时间:2020-04-01 16:27:09 来源: 紫砂之家 作者:玄机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民间工艺,它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非常丰富,从明代至今,无数器形的设计、演变都非常有特点,此外有的设计还有装饰性、把玩性,圈钮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款装饰。

1555638832685433.jpg

  ▲刻制年代上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贺兰山岩画

  古人靠天种地,日月有规律的升降,太阳和月亮在很多情况下以圆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华民族的原始先民们长期沿袭着有规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生活方式,加上特殊的历史文化,使得“圆”在中国人的审美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紫砂壶上的小圆圈,最早在青铜器上就能寻的到身影。比如,下图的商晚期安阳青铜饕餮纹方罍。

2.jpg

  ▲商晚期安阳青铜饕餮纹方罍

  在乾隆皇帝的珍玩上也可以寻得它的身影,比如下图的清乾隆碧玉夔龙纹兽耳衔环狮钮盖瓶。

1555638864457338.jpg

  ▲清乾隆 碧玉夔龙纹兽耳衔环狮钮盖瓶

  我们早已不知是哪位聪明的紫砂匠人,最早把这个小圆圈安到了紫砂壶上。但这个小圆圈在紫砂壶上可谓长袖善舞,变化多样。

  葫芦壶

4.jpg

  曼生葫芦形制极佳,钮置小环更是点睛之笔,壶身铭『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

  惠施、张苍都是历史上葫芦趣谈的雅君,更是福禄长寿之人,曼生玩度壶境有此感慨,去孤闷、平心气,满腹大容天地,无论湖江之拘束,极为潇洒。

  壶铭切壶切情,寓意美好,福禄寿齐全,为吉祥之物,象征和谐美满。

1555638898962507.jpg

  造型各异,但圈钮保留,在倒茶时,自然垂下发叮咚之声,别有逸趣,亦可把玩。

  井栏

1555638921415151.jpg

  此为曼生仿古井栏造型,壶身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还原曼生井栏的神韵,浑厚古雅,做工周正、细致。

  壶身圆中有方,沉稳而不凝滞。斜斜向上的管状流和重心略为下沉的环形把,前后呼应。

1555638939302065.jpg

  在桥钮上加做圈钮,是井栏中不大常见的,此款有圆圈钮,亦有绞圈钮,别具一格,各有韵致。

  双圈

1555638955728708.jpg

  此壶高身筒,硕伟,挺拔。壶钮上有两个环圈,珠圆玉滚,寓意双璧辉映。

  在清代时就有此器形,其流多为水平流,而顾景舟先生取样改动设计,将其制为三弯流,同样保留了双圈的造型。

1555638979754399.jpg

  桥型钮处套有两个螺纹的双圈,可以自由活动,制作极为精巧。

1555638999277952.jpg

  此壶更是当年顾景舟先生带去台湾展览的两把壶之一,可见其在顾老心目中的分量。

  圈顶壶

1555639025455034.jpg

  此为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先生制作的圈顶壶,设计巧妙,口盖严密,饰以圆环,灵动脱俗。

  其实圈钮壶在明代就有出现,制壶大家时鹏(时大彬之父)设计的这款三足圈钮壶,无论从工艺还是整体构思上都体现了当时的最高水准,与吴经提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时鹏圈钮

1555639051766098.jpg

  明 时鹏三足圈钮壶

  这些圈钮都很有意思,其实制壶需融入文人思想,从而使紫砂成为工艺与理念相结合的艺术作品,而不仅仅是实用器。今天紫砂匠人通过记载及后来发展创新,将来会对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圈钮就是最特别的证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