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陶瓷大师

紫砂​调砂是什么?调砂的作用有哪些?

时间:2020-03-09 18:51:08 来源: 紫砂之家 作者:玄机

  “调砂泥是什么泥?还是紫砂泥吗?”“调砂泥”被人误解由来已久,谁让它的名字听起来就像不正宗的代名词呢!“调砂泥”表示很冤枉:别的泥跨界合作就是“日月如合璧”,怎么到我就成了“鱼目混珠”!

  如此,不正名,不足以平“调砂泥”六月飞雪之闷气。

1577673482827372.jpg

  大彬款僧帽壶

误解一:调砂泥是不是加了化工原料?

调砂泥:我只是代表个工艺,并不是以次充好!

  调砂,是在练生泥时加入一定比例或粗或细(目数)的熟或半熟砂粒(注:熟砂粒,烧过的紫砂泥,不含化工原料),使二者充分且均匀融合。

  调砂用的砂料仍是紫砂泥料,只是调入的砂料颗粒大小、调兑比例各有不同而已。

1577673588623889.jpg

  明末清初 时大彬款 调砂螭龙钮扁壶

误解二:调砂是现代手段,调砂紫砂壶都不好,是低档品?

调砂泥:我还能说什么···

  调砂工艺几乎是贯穿了紫砂制作史,它使紫砂壶更有质感和美感。几千年前的先人开始学会烧制陶器时,就会掺入一定比例的砂子,因为砂在烧制的过程中是不收缩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品率。

  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时大彬,号少山,或陶土,或杂硇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时大彬首创调砂法,使砂壶闪现出细小颗粒,状若梨皮,这种调砂工艺是时壶及其时代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见,“调砂”绝非是什么现代工艺,而是在紫砂壶工艺逐渐成熟的阶段就已经有了。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调砂工艺的话,紫砂壶亦不会有如今这样多的颜色。

1577673617485134.jpg

  汪寅仙 墨绿泥调砂东陵南瓜壶

误解三:紫砂壶只有外面有调砂,里面没有调砂效果,偷工减料?

调砂泥:除了调砂,还有种工艺叫铺砂。

  铺砂工艺是紫砂坯体在制作过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砂粒采用铺、点、撒等方法,施于尚有一定湿度的坯体表面,再借助工具将砂粒嵌入坯体表层。

  主要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铺砂颗粒的质性一般要求高于或等同于坯体颗粒质性。

区分调砂与铺砂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是调砂,其胎泥内、外壁的肌理一致。

1577673635176963.jpg

1577673647656204.jpg

  清 陈鸣远制调砂圆壶

  如果是铺砂,其胎泥的外壁有斑驳的肌理效果,但是内壁则没有。

1577673664819433.jpg

  潘持平制方钟壶(铺砂)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为什要调砂?调砂有什么好处?

调砂的作用

  1. 调整烧结温度,提高紫砂壶的质感与美感,提高成品滋润感,有利于调控色泽。

  2. 改良泥料的可塑性,降低制作难度,提高紫砂的成型率,制壶过程中泥料如太粗则制作费劲,如太细制作时则易黏手。调入合适的砂方便制壶,

  3. 是提高烧成时的稳定性,降低收缩率,提高成品率。

1577673683324246.jpg

  时大彬 调砂笠帽壶

  4. 增强了透气性,更利于泡茶。将石英含量高的矿料调配进普通泥料中,可提高坯体的石英含量,增强坯体开放性气孔的比重。

  5. 增加泥料颜色的多样性。天然矿呈色单调,仅有三种。调砂制泥可丰富泥料花色,而不改变紫砂泥特性。

1577673699584864.jpg

  王寅春 调砂双清壶

  当然,调砂不是随便调的,它需要对泥料、比例有一定把握,对其能产生的烧制效果成足在胸,对调砂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我们品评一把调砂泥制壶的标准。

调砂时需注意这些,才能保证成壶后的质感。

调砂注意事项&呈现效果

  1. 要把握泥料的性能,底料与掺入砂粒收缩性相近,壶面会平整光滑,差异过大会粗糙、凹凸不平。

  2. 泥色配比要得当,否则色泽对比不鲜明,缺乏美感。

  3. 把握好泥料与砂的比例,拌和一定要均匀,否则会出现漏砂、缺砂、面砂分布不均匀、浆面覆盖等现象。

1577673718326283.jpg

  清早期 陈汉文制鸳鸯形水洗

  以泥塑肉身,以砂塑脊梁,泥砂相和,风骨兼具,然后成壶。

  总的来说,紫砂调砂工艺在紫砂制作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紫砂也因此才能呈现出不同质感不同颜色,衍生出更多的紫砂工艺。

  历代紫砂工艺调砂方法也在长期的实践和使用中不断地完善,我们得以看到更丰富的紫砂世界。希望这篇文章能解开一些壶友对调砂泥的疑惑。

1577673734525964.jpg

  徐汉棠·调砂仿古壶·440cc

1577673747209915.jpg

  顾勤·春亭(大)·730cc

1577673760697316.jpg

  黄丽萍·柱樽(调砂)·270cc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