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宜兴,长在上海——海派紫砂的发展与传承
宜兴紫砂器泥质细腻、呈色丰富、形制新颖、纹饰多样,美轮美奂,有“紫玉金砂”之称。海派紫砂系指宜兴紫砂与沪上地域文化相碰撞而产生的一种陶瓷艺术流派。故有“根在宜兴、长在上海”之说。
海派紫砂的缘起
“海派”一词源于沈从文1934年 1月的文章《论“海派”》。当时本意是借此批判上海过于商业化的某些文人和文风。宜兴紫砂进入上海,可上溯到明代,而海派紫砂在清末民国时期成为一派,与沪上文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兴起有密不可分关系。
宜兴紫砂与海派文化结缘,最早的形式是最生活化、最原始的紫砂商贸。明代时,宜兴紫砂已在上海立足。清朝后期,制陶业在上海、杭州、天津等近海城市发展起来。商贸发达的上海,涌现了一批如铁画轩、吴德胜、陈鼎和、葛德和利永公司等经营紫砂的商号和鉴赏紫砂艺术的收藏家。这些商号和收藏家,在特殊历史时期,一方面推动了紫砂商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新一代紫砂大师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可以说,沪上的紫砂商贸,不仅为中国紫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也为中国紫砂自身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壶有“文人壶”之称,明末以来江南士人文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宜兴紫砂的兴起。其进入上海,与士人介入有几大关系,著名书画家吴昌硕、唐云、吴湖帆、江寒汀等都曾在紫砂壶上题字作画,著名画家亚明甚至直接参与到紫砂壶造型设计,工艺大师王寅春制作的一款四方壶,就是由亚明设计的。宜兴紫砂在海派文化的浸染下,其审美趣味越来越呈现海派文化的特征——细腻敏感、讲求格调、精益求精,以及紧扣时代的脉搏。
宜兴紫砂与海派书画共生共荣,海派文化风格被投射到紫砂壶艺术创作,这不仅提高了宜兴紫砂的艺术高度、人文气息和格调品味,也为紫砂发展产生质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海派紫砂的形成
紫砂以商贸形式进入上海,因为有市场需求,所以俞国良、冯桂林、朱可心、蒋彦亭、顾景舟、蒋蓉、汪宝根等一批代表当时紫砂制作最高水平的紫砂艺人被延揽到上海,专门从事紫砂器制作。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上海不仅为宜兴紫砂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还给诸位后来成为一代大师的诸位紫砂人,开阔了艺术眼界,磨练了技艺功底,为他们日后成为壶艺大家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的海派紫砂开了先河。
精致奢华、“讲求格调”、时尚前卫,是海派文化的特征之一,同样这一特点也体现在紫砂技艺上。海派紫砂传承人许四海向世博献礼,与中国世博纪念品研发工作室合作创作紫砂“世博汉字壶”,将传承中华数千年历史的汉字与中国传统手工紫砂工艺珠联璧合而成为精品茗具。关注社会题材,进行主题性紫砂创作,是海派紫砂的一大特征。
海派紫砂的传承
在紫砂异常兴盛的今天,海派文化对紫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品位提升、风格荟萃、意识萌发等方面。“海派紫砂”这一理念的广为人知,首先起因于2011年7月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紫砂业专委会的成立。成立仪式及后续报道中,专家学者和媒体,都纷纷提及紫砂艺人海纳百川的海派特色。同年,“海派紫砂艺术”被上海市政府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海派紫砂有了一个社会团体组织。“海派紫砂”作为一个专有概念,在业界得到确立和认可。而新民晚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有关报道中,“海派紫砂”的说法亦被沿用。这表明,海派紫砂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门类而被广泛认可,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民间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