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国明清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
7月15日,“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分“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学者像传”四个单元,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50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由此梳理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
“中国美学思想尤其绘画美学思想,把神格定为最高境界。正所谓神妙能逸,妙和神不分家,所以一幅好的作品,无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它的可贵之处就是妙和神的合一。 ”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说,这也是展览取名为“妙合神形”的缘故。
明清两代是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独立时期。这一时期的肖像画,写实和写意兼具,宫廷与民间并行,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中国绘画史》中提到:写真画之所以突然而出人意表地在17世纪当中跃升至严肃艺术的层次,有可能是肇始于两股动力的汇合:一方面是由于此一时代的关注所在,越来越注重个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艺术创作手法,比起中国以前的绘画传统,都更加重视画中形象的个别特质。
这或许也形成了明清肖像画的可贵之处——在传统的基础上,借用西方的语言体现了中国肖像画强大的传统文化基因。刘万鸣认为,明清肖像画和中国绘画的写生观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明代受“心学”影响、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传统人物写生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西画的影子,“但这个影子不同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中西结合,确切地说是明代画家在懵懂之间对西方绘画技法的一种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借鉴。但恰恰是这种懵懂、无意识的借鉴,使得明清肖像画无论是借用西方的技法还是画面的精神特质上,都体现了中国自身强大的文化基因” 。刘万鸣也表示,明清肖像画在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有它的局限性,“它和徐悲鸿等民国时期留学欧洲的画家的人物画有区别,但恰恰是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完善了明清肖像画自身的特点” 。
展厅一角还原了一间清代文人书房,书房内除了配备文房用品以外,还悬挂了一幅苏轼像轴,“窗外”虫鸟齐鸣、蝴蝶翩翩飞舞。刘万鸣介绍,希望借这个景让大家更了解明清肖像画家的精神层面。中国文人从古至今特别追求自身精神特质的体现,他们更多的是寄于身外之物,也就是自然的东西。“他是在什么环境的触动下,生发出什么样的思想融入到艺术创作中。通过对书房的再现,我们能看到明清时期文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 ”刘万鸣说。
透过展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肖像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背景的递变。“不论是从绘画的技法角度,还是明清绘画的精神层面,展览都向当代画家提出,我们该如何借助西方的、外来的文化强大自身,让我们思索中国人物画该如何发展,才能走得更远。另外,展览也可以让观众对中国人物画的写真和写照有一个深层的理解。我们的绘画不完全建立在西方绘画写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我们本体的精神层面,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刘万鸣说。
跟着策展人看展览
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明)
李清照像(清)
看点一:
帝王和皇族成员在明清肖像画中占重要部分。帝王和皇族肖像多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厚重,画工精湛,是明清时期传神写照的典范,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祭祀性的肖像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帝王和皇族肖像,有整身亦有半身,有站姿亦有坐姿,其社会功能性远远超越其艺术性。
展出的明、清两幅明太祖朱元璋肖像所绘相貌反差极大,这满足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从画风看,为明代作品,朱元璋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凸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凤眸龙头,黑痣盈面” ,在朱元璋画像中此类异形像并不少见,与正形像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为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较为标准的画像。在传世的朱元璋肖像画中,其异形像都以压倒性多数胜于正形像,主要原因是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民间往往将其神化,以满足民众对皇帝的神秘心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对其异形像推波助澜,因此其异形像大行其道。
看点二:
雅集和行乐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现形式。雅集图既有兰亭修褉、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杏园雅集等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文人自发聚会。他们均为文人群像,是将众多文人置于林泉高致或宴游玩赏之中,烘托出群体性的文人雅趣。行乐图一般是将文人置于优雅而富于诗情的山间或林下,自然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折射出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文人身份与雅趣。
雅集和行乐图既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将肖像画与山水画熔铸一体的典范。这类肖像画多为手卷,且名家题咏殆遍,因而在艺术性之外,尚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展出的《菁林子像》由曾鲸画像、陈范补景,引首题“松巢菊径”落款“米万钟为菁林兄写” ,并钤印“米万钟字仲诏”“家在西山北海间” 。展览策展助理李文秋介绍,曾鲸是晚明重要的肖像画家,他在吸收西画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肖像画的笔墨技法,创立了凹凸法,在当时名气很大。米万钟则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 。这种肖像画家、山水画家、书法家的合作创作,堪称中国传统文人画程式化的典范。
看点三: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名臣和名士都在明清肖像画中占据重要分量。明代名臣和名士,以“待漏图”最为常见,体现出礼制、官制、服饰与人物形象相融合的特征。到了清代,名臣和名士形象的出现有写实向写意、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倾向。明清时期写前朝的名臣、名士,大多依据相关蓝本,陈陈相因,但却在技法与审美方面迥别于前朝,体现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展厅内,并列放置的明《诸葛亮立像轴》和清代曹彦《黄道周待漏图》风格迥异,前者作品中线条较为豪迈大气,后者较之文雅工整。刘万鸣认为,清代绘画作品可能文气过、力不足,而明代力过大而缺少文。但这个文并不是说没有文化,而是其文雅被豪迈所掩盖。
闺秀是明清肖像画的另一组成部分,其形象“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 ,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刘万鸣说:“这一时期,所有仕女的脸型都是桃核似的、椭圆形的,女性的精神气质非常柔媚略有病态,这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闺秀形象的变迁反映出身份认同和画风变革的轨迹,亦能折射出审美趣好的递变。
看点四:
清代学者和历代文苑像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肖像画藏品的重要特色,也是刘万鸣极其推崇的部分。 《清代学者像传》曾经出版过单色影印本,历代文苑像传则极少露面。两种像传是由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家族捐赠。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和历代文苑像传是由叶恭绰祖父叶衍兰摹绘, 《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则为杨鹏秋摹绘。两种像传卷帙浩繁,来源清晰,正如叶恭绰所言,像传“取诸家传神像暨行乐图绘,或遗集附刊及流传摄影,皆确然有所据” ,是了解历代(尤其是清代)学者肖像的重要图像文献。“这些作品人物传神,色彩淡雅,线条柔美又不失弹性有力,构图上大量的空白,给人带来想象的空间。 ”刘万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