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 展览活动

儿童观展,需用心引导(新语)

时间:2020-07-29 09:28:2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杜佳妮、鲁婧

  通过恰当引导、用心设计,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也可以与沉静内敛的博物馆展品有恰当互动

  前不久,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耗时500小时制作的艺术品玻璃城堡被两位小观众在追逐中撞到,严重受损。消息一出,不少人痛心惋惜。无独有偶,2013年,也是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天使的等待”被两个孩子损坏后改名为“折”,并配以损坏时的监控视频继续展出,提醒人们文明看展。

  近年来,孩子参观时意外毁坏展品的情况并不少见。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更是青少年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第二课堂”。让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博物馆中沉下心、静下来、慢下来,并非易事,困扰着不少馆方和家长。

  加强告诫固然重要,但如何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们收起调皮,自觉做到文明参观,更值得探索。与其事后批评,不如事前引导。参观前,家长不妨与孩子共同制订计划,了解展览背景,进馆再看实物,自然少了几分陌生,多了几分趣味,也多了几分对展品的敬意。

  对博物馆而言,确保展品安全和观众观展体验并非不可兼得。触摸是人类的天性,是人们感知事物的重要方式。一些博物馆已开始尝试多种方式,寻求保护与体验的平衡。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内设有“考古现场”,让游客体验考古过程;南京博物院曾在特展中制作一些复制品,供观众触摸体验;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一枚国宝级金印的复制品能让人感受盖印的乐趣;卢浮宫的触摸画廊、大英博物馆的动手柜台等也回应着人们亲密接触展品的渴望。

  此次事件发生后,上海玻璃博物馆决定推出公共教育活动“礼仪工作坊2.0版”,并发文表示“孩子绝不是潜藏的破坏者,通过引导,他们也可以是博物馆的守护者。”我们相信,通过恰当引导、用心设计,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也可以与沉静内敛的博物馆展品有恰当互动,来一趟博物馆,带走的是对艺术的热爱,留下的则是完好无损的藏品。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8日 12 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