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 艺术名家

历代名画解析:跟着张谷旻临摹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时间:2020-06-30 09:24:43 来源: 中国美术报 作者:谭雪莉

    米友仁,(公元1086-1165年),一名尹仁,字元晖,小名虎儿,晚年自号懒拙老人,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他能书擅画,北宋宣和四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自成一家之法。米氏父子创造的山水画,运用“落茄皴”(即所谓米点)加渲染的表现方法,抒写自己对山川的感受,世称“米家山水”。《潇湘奇观图》是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图绘江上雪山、云雾变幻的奇境。图开卷便是浓云翻卷,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山形逐渐显露,重叠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起,宛如镇江一带尖峰起伏之状。林木疏密,表现远近与层次,此段山水清晰,显露了真实。但末段一转,山色又隐入淡远之间,处处体现造化生机。该图中作者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给人一种树为“无根树”的自然美形象,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这更让观者明白,原来“奇观”之“奇”,在于奇景、奇情、奇境,而更在于心源和手法之奇!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解析

    一、云烟解析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郭熙《林泉高致》)此卷在烟云的表现上尤其精彩。山水的迷蒙隐现,云雾的汹涌兴没,树木的似含轻烟,把江南烟雨表现得淋漓尽,给人以晴欲雨雨欲霁,云山烟雾泮合之感。在表现手法上,先把纸打潮,或勾线,或烘染,虚实相生,墨线对比恰到好处。勾云:用淡墨中锋线条勾出云的形态、云暗处用淡墨略加渲染,因为纸本先是湿润的、故无笔痕,天际也用淡墨通染。(图一)

    图一

    烘染:用浓淡墨几遍复加来烘染出云之形态,云层显得厚实,山和云石相依相生,虛实相间,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两者结合,一面是勾云,一面是烘染,或上面是勾云,下面是烘染,反之相同。(图二)

    图二

    二、云山解析

    米友仁擅长画烟雨云山,而且又采用写意的形式,如没有高度的笔墨技巧是不能描绘出烟雨云山之生动气象的。一般人总以为米家云山用笔多粗略,草草而成,实则米家也有极精细处。“米家烟树山峦乃是细皴,层次分明,然后用大阔点点之,点时能让出少少皴法更妙”,这样点出才扎实而不飘忽,在挥洒之中又有严密的经纬。

    米家用墨集诸家法而大成,将淡、浓、破、积、焦、渍、染等法融入一体,这在宋代山水画中是首屈一指的。后人学米氏画法,往往偏用泼、破、墨水过湿,景象过于模糊,实则米氏父子并非如此。唐寅曾一语道破其中奥妙:“米家法要知积墨、破墨方得真境。盖积墨使之厚,破墨使之清耳。”(钱杜《松壶画忆》)

    此图山峦画法先用清水笔润泽出大体,再以淡墨渍染,未干时用淡浓墨破之,分出大体层次,趁湿再用横墨点(称落茄点或米点)点垛。(图三)

    图三

    但不是所有地方都点,或近处点,远处不点、或凹处点,凸处不点,这就加强了远近凹凸的效果,产生了空间感,墨色富有变化显得含蓄而浑厚。切忌平均对待。(图四、图五)

    图四

    图五

    三、云树解析

    画树先用中锋墨笔,没骨写出树干及无叶的鹿角枝梢,有时空出枝干中间部分,树叶用淡墨横点(米点)迭垛而成。要有错落,要紧而密,多点在树梢或树腰,露出树根,趁淡墨未干之际再用浓墨破之。要注意虚实、疏密,切忌平均对待,尤其要控制好水分,以显出一片朦胧湿润之状。(图六、图七)

    图六

    图七

    画松先用中锋画出主干,然后用细线横叠,要有错落,两头出锋,用笔干脆。(图八)

    图八

    历代名画解析:潇湘奇观图

    编著:张谷旻

    西泠印社出版社 / 1999年6月第一版

    开本 / 8开

    艺术家——张谷旻

    张谷旻,1961年生,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