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回望中国文艺的“巅峰时代”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海报
6月13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一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本季25集纪录片将带领观众重回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通过《洛神赋图》、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唐代仕女俑、敦煌经变画等25件物证,展现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其中,既有传达魏晋风度和多元文化的类型,又有展现唐代强盛风貌的指标性文物,还有中外交融的典型文物。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人意识觉醒的时期,而隋唐更是艺术蓬勃、国力强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有风骨与气度,更有很多务实的、对后世影响重大的文明物证,为后世奠定了文明的基本框架,中华文明借着这个时代走上了包容互鉴的道路。 ”该片总导演徐欢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制作团队坚持“中华文明视频索引”的观念,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选择展示对象。
在片中, 《洛神赋图》 、 《兰亭序》代表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文思想的崛起、个体意识的萌发;敦煌与青州,一个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核心地带,一个是大陆东端文明辐射范围的见证;昭陵六骏则堪称一首唐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以文明的视野来观察这些古老的文物,彰显出文物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命运变迁的证据。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创作,力求兼具广度与深度。 “中华文明的广度在于,它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度则在于,在任何一个领域它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徐欢表示, 《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方式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广度,另一方面又通过每集短短5分钟的片长展现了深入的知识点,借此联通历史和现实、文明和教育、文物和影像、博物馆和旅游,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青少年群体。 《如果国宝会说话》播出三季以来,一直强调“让文物‘活’起来”的观念。通过文物启发青少年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去了解更多的历史与文物,是制作团队的初心。 “我们希望青少年观众能够了解文物的确是‘活着’的。 ”徐欢说, “我们吃的葡萄来自古老的丝绸之路,我们穿的丝织品几千年前就有了,我们称呼父亲为‘家严’ 、母亲为‘家慈’ ,我们能说出‘君子和而不同’ ,是因为我们是中华文明的一员,这种文明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物,就是这些文明的直接证据,所以它们当然是有生命的。 ”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的播出,也引发了艺术界人士的关注。在对诸如《洛神赋图》 、 《兰亭序》神龙本、敦煌壁画、青州佛造像、云冈昙曜五窟等传世经典艺术作品的呈现中,制作团队通过微距拍摄、动画还原、 360度全景拍摄等手段,使观众能够在观看影像的同时沉浸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艺术情感之中,这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并不常见。
如在《飞天》一集,过去纪录片对飞天的呈现几乎都是全景式的介绍,但《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主要运用了微距呈现画面,当千年前青绿色的颜料和线条以大画幅微距的形式铺满屏幕时,一种远观和临摹所无法产生的视觉冲击感便油然而生。这种通过技术手段重新阐释艺术的方式,让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有艺术界人士在看过该片后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重写了中国艺术史,把观众从日常视角中释放出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回望了中国文艺的‘巅峰时代’ 。 ”
在徐欢看来,纪录片要承担文化普及的功能,这里的“普及”当然也包括教育。 “前两季《如果国宝会说话》播出后有一个好现象,很多初高中老师在看了我们的节目后觉得很好,于是就在班上放给学生看,学生也觉得有意思。据了解,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相关内容还被一些地区的模拟考试引用,成为语文试卷的阅读素材,这说明我们的节目的确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群体的认可。 ”
《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通过每集5分钟讲述一件国宝的故事,此前已播出两季共计50集,片中每一件文物都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作品采取与观众平视交流的姿态,通过亲切时尚的叙述形式,让观众对文物所代表的时代坐标进行无限“超链接” ,进而被文物的故事所触动。 《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改过往国宝难以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以文物传播文化、以文物梳理文明,从而实现了“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