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青铜器:天竺之魂
如果说埃及和希腊是万神之国,那么印度也是一样,可能印度的神祇数量还要多于它们。印度的神祇如同恒河沙数,无法辨清。
古代的印度是一个大文化概念,是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克什米尔、斯里兰卡、尼泊尔、锡金、不丹的整个次大陆。古代的印度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土邦组成,种族各异,语言各异,宗教各异,艺术也就呈现出多样的风格了。
印度的佛教为“像教”,它的偶像数量极多,宣传教义全靠偶像,这是由于印度的文盲多,不能辨识那些复杂的教义和经典,必须以偶像来示意。加之印度的语言种类多,人和人之间难以沟通,要靠肢体动作来辅助,表现在造像上,就是手势特别多,在佛教上叫“印相”,借助手势来表示心理活动。
印度的造像艺术极度发达,早在5000年前神秘的哈拉巴文明期间,就发现了小型的青铜雕像,以及一些工具、农具和武器,尽管比较粗糙,然而却是开启了印度青铜文化之源。随着哈拉巴文明的突然中断,青铜文明直到雅利安人入侵之后才又恢复,以后一直旺盛蓬勃,丰富多样,和印度的石雕和木雕一起,汇成蔚为大观的海洋。
印度是神话之邦,多彩的神话传说为艺术造像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特殊的宗教信仰又为这些艺术品提供了独特的观念。印度的艺术品,世俗的题材虽有却是极少,绝大多数都是服从宗教的需要。宗教之于印度人,就像空气和水,不可须臾脱离,如果剥离了宗教,印度可能就没有艺术。
两千多年前,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之后,宣示以佛教为国教,在全国推广。但佛教在印度诞生之初,是禁绝偶像的,被称为是“无像时代”,而是用各种象征物来代替,如伞、马、狮、菩提树、法轮、佛的脚印等,但最为普遍的,是窣堵坡,也就是塔。因为佛陀释迦牟尼圆寂后的舍利子被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瘗埋,佛徒们礼拜塔就等于礼拜佛。大型的塔是用砖和石砌造的,家庭供奉的小型塔则大多是青铜铸造的,可以移动和携带。这些塔的造型很复杂,但都显示出精美的工艺。印度塔的类型很多,但大抵分为覆钟形的窣堵坡式、玉米形的锡哈拉式和单层方形的莱卡式等几种。由于是贮放舍利子的圣物而被礼拜,所以装饰非常讲究,有的在塔上还镶嵌有宝石,包贴上黄金,加以彩绘。
佛教的造像直到贵霜王朝才产生,那是因为亚历山大东征时,带来了希腊“人神同形”的观念,也带来了造像的技术。印度佛像的艺术水平非常高,数量也极多,材料分为石雕和青铜铸造两种,也偶有黄金、白银和木雕的。大型的佛像多为石雕,中小型的为青铜。“天竺好繁”是印度艺术千年一贯的风格,无论是何种材料的造像,都是繁缛满密,曲折多变。人物的形象夸张变形,膨鼓饱涨,身上的纹饰图案化,经过了理想化的处理,并非是严格写实。
印度的工艺美术极度发达,能工巧匠多,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能够互相沟通,有些象牙雕刻的工匠也参与石雕的制作,能够雕得很细密,研磨得极其光滑。青铜工艺也如此,他们用一种“熔蜡铸造法”来制造青铜器,先用蜡做成范型,再做陶模,把熔化后的铜汁倒进去,冷却后就成了青铜雕像或青铜器。在这一过程中,雕塑匠的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印度有印度教,还有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这些教派都有自己的造像。最能代表印度文化的青铜雕像,莫过于是《舞蹈的湿婆》了。湿婆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也是毁灭之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性格,也是舞蹈之神,被印度人极度尊崇。它以一位舞蹈的女子为形象,位于一个火焰状的圆环内代表毁灭,跷起左腿,右脚下踏着魔鬼阿帕斯马拉代表救世,右手举在胸前施无畏印代表保护,左手指向下方代表下凡,另外两手分拿宝物,举于背后,这已成了一个经典的动作,成为印度文化的象征。
很多生活之中的青铜器皿都带有宗教色彩,有一盏青铜油灯,是用来照明的,装油的灯盏由灯神拉克希米在捧着,她是一位赤裸上身的美女,身上布满缨络,俨然就是一个艺术品,这是供奉在神殿中的用品,是一件神器。
印度人崇拜生殖,并不忌讳裸体和性器官,反而一再在作品中表现它们。印度雕塑中多的是半裸的男人,也多的是裸体女人,丰乳肥臀,性感妖娆,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甚至把生殖器官拟人化,做成雕塑。他们用窣堵坡来象征乳房,用林伽来象征男性生殖器,以祈求生命繁衍。
有件《骑象者》,表现了一家四口人骑在一头大象的身上,一起出游,怡然自得。在佛教中,象是财神,然而在这具雕塑上,它只是一个被骑乘的动物。还有一件骑马人,尽管是民间作品,但却是做得稚拙有趣,是难得的具有生活情趣的世俗雕塑。
随着伊斯兰教的后来传入,铜器在印度人生活中的比重增加,但是禁绝偶像。它们和宗教性的雕塑一起,共同体现了天竺之魂。(| 作者:王川,江苏作家、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