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诗心育人 雅韵润德
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在今天依然深受国人喜爱。
今年正逢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教授百岁华诞,中华书局将叶嘉莹历年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十部作品重加校订,以叶嘉莹别号“迦陵”为名,汇编为“迦陵书系”(百岁典藏版),向这位矢志传播中华诗教的“诗词的女儿”致敬。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南开大学、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书局共同主办的“中华诗教的当代传承”座谈会也于近期举办。
“诗教”不仅仅是“教诗”
诗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灿若星辰。那么,“诗教”是什么?“诗教”就是教人学诗吗?当然不是。
诗教是中国诗学理论的核心。诗教说的缘起可追溯到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兴、观、群、怨说,指出诗歌的功能在于感发情志、观察事物、促进人群交流、表达怨恨不平,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诗歌从主体抒情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特征。秦汉以来,随着儒家诗乐理论的发展,主张利用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发挥其教化民众的功能,逐渐成为诗教说的基本理念。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者、传播者,叶嘉莹倡导和坚持中国传统诗教之说,认为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她将中国诗词之美传播到海内外,将古代诗人的生命心魂与诗词之美传递给世人。
“叶嘉莹先生倡导的‘以诗为教’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发挥诗词的独特感召力,唤起人们对高尚品格、不屈意志和真善美的追求,是赓续民族文学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而重要的途径。”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如是说。
南开大学文学院师生与四川省大邑县西岭镇的小朋友共同创作诗词绘本。徐薇摄/光明图片
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自幼就对诗词阅读有着浓厚兴趣和极高天赋。后来,她曾多次感慨,小时候背诵的《论语》《唐诗三百首》等诗文使自己终身受益。而在跨越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叶嘉莹孜孜不倦地品诗、讲诗、教诗、传诗,以丰盈的生命感发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曾撰文指出,叶嘉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阐释诗教的功能,改变了传统诗教说单一的政治教化目的,强调诗歌对于塑造国人心灵品质、提升文明素质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在叶嘉莹心中,诗歌可以唤醒善于感发的、富于联想的、活泼开放的心灵,也就是说诗所兴发的情志,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美好的联想、积极的精神、高远的瞻望。
“文学永远是当代的。打开《诗经》《楚辞》,无论何时何地,古代的诗人立刻向你吐露心声,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想象,这种影响使文学具有非常强的当代性。”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沈立岩说,“诗歌具有优美的语音、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高远的境界,中华诗教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很大。”
吟诵让诗词“咏”流传
“我理解的‘诗教’有两个意思,一是诗的教化,二是诗的传、教。在诗的传、教方面,叶嘉莹先生是当今最著名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之一。”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詹福瑞说。
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人讲诗,讲的主要是诗的思想主题、题材类型、情感类型等,而叶嘉莹不同,她主要从韵律入手来讲诗,诗意在她的串讲中一点一点地被“点”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刘宁回忆起学生时代听叶嘉莹讲诗的难忘经历时说:“叶嘉莹先生讲诗以韵动人,体现在韵律、韵味、雅韵三个层面,很好地把诗歌中的语言之美体现了出来。”
詹福瑞认为,从叶嘉莹先生的实践经验看,推行诗教,讲诗是比论诗、写诗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
唐代学者孔颖达曾言:“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也。”对于诗词吟诵,叶嘉莹一直非常重视,也发表过很中肯的意见:“为了让诗词便于吟诵,有作曲家给诗词谱了曲,但要注意,一定不能谱成一个调子,一定不能有死板的音节。”
南开大学文学院在四川大邑县开展“师教润乡土”工作。图为南开大学老师与当地群众一起绘制风筝。徐薇摄/光明图片
在叶嘉莹看来,一首诗,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读这首诗感受也会不同。吟诵诗词时,吟诵者一定要把对作品的体会和情意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
叶嘉莹一直呼吁,要接续古典诗词的吟诵传统。多年来,她为推动古典诗词教育和吟诵事业不遗余力。除了四处讲学、出版图书、录制音视频资料,她还推动出版了儿童吟诵教材《我爱吟诵》。如今,诗词吟诵的拥趸和受众越来越多,吟诵诗词的声音常常回响在中小学校园、各类大赛之中。
此次中华书局出版的“迦陵书系”(百岁典藏版)都附上了二维码,读者扫描后,可欣赏叶嘉莹讲诗吟诗实录,感受诗词中特有的韵律美。
古典诗词走进生活
“你学过的诗中哪一句最能代表你的思乡之情?”“你觉得AI能写出李白的诗吗?”在抖音荷畔诗歌节系列节目中,欧阳江河、周志强、方笑一、王士祥、张静等文化学者带领网友共读诗词,感受穿越千年的中国式浪漫,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亿次。
“致敬‘弱德’之美、感受诗词魅力”央视公开课、“读诗为什么使我们更有力量”线上直播、“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活动……在新媒体平台和现代传播手段的助力下,古典诗词不再曲高和寡,粉丝越来越多,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从古人、古事、古情调的“过去时”,到今人能够感受、理解、共情的“现在时”,正是诗教所发挥的作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表示:“古典诗词不仅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也和当代生活紧密相连。”她举例说,传统节日来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我们共同的感受;十五月圆,我们在心中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面对困难,我们用“千磨万击还坚劲”“梅花香自苦寒来”自我激励,也期许自己磨炼出“出门一笑大江横”的气魄胸襟。
推行中华师教,传承弘扬诗词文化,离不开对古典诗词的阐发。张静认为,阐发古典诗词,一方面要忠于原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下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古典诗词深入人心并为今人提供精神滋养。
深圳推行的中华诗教试点项目在诗词融入生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生通过吟诵感受韵律节奏、用诗词作为上下课铃声来“熏听”、把《千字文》《诗经·采薇》等名篇改编成课间操、吟诵剧……灵活的形式,让学习诗词不再是简单的背诵和刷题。通过中华诗教试点项目,孩子们爱上了诗词,吟诗诵词成为他们“连走路吃饭都想着”的自然而然的行动和情感表达。
赵可欣是第五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诗词到底美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赵可欣创新诗词吟诵形式,用戏曲演绎古代诗词,也把诗词的故事带到其支教的乡村中小学课堂。
“从两只黄鹂、一行白鹭,到雪后西岭、山寺桃花,通过将古老的经典诗词和鲜活的当下生活结合,孩子们能用好奇的眼睛重新观察世界,更能逐渐用稚嫩的笔触,将大千世界与诗词的气韵相连。”赵可欣欣喜地发现,诗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乡村孩子的气质,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自2021年始,南开大学文学院启动“诗教润乡土”项目。师生们把诗歌带到田间地头,用全新的形式给中小学生讲解诗词,引导小朋友们手绘诗词,制作《我的家乡我的诗》图画书。来源于生活的诗词,重新回归到生活之中,诗教的生命力便在广袤的山野大地上开始迸发。
美好的变化,正如终身以诗教为业的叶嘉莹所期许。百岁生日之际,叶嘉莹通过视频向大家寄语,也鼓励大家坚持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她说:“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平仄韵律,如珠落玉盘;对仗工整,似云锦天成。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华诗词织就的锦绣华章,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30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