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诗酒文化 > 诗集

杜甫的祖脉

发布时间:2023-10-23 09:24:59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向以鲜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这一年,杜甫的父亲杜闲死了(学界也有人认为杜闲死于天宝年间)。

  在杜甫小的时候,父亲虽然没有给予太多照顾,经济上却从未中断过资助。尤其是在杜甫长达近十年的漫游生活中,父亲成了他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支持者。

  父亲突然辞世,作为长子的杜甫,必须承担起天经地义的义务:扶榇归葬故土。回到家乡偃师,杜甫和四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及一个妹妹一起,为父亲服丧三年。

  从齐鲁回到洛阳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和弟妹一起,在洛阳东北七十里外的首阳山下尸乡亭附近,辟出了几间土窑洞(尸乡土室、土娄庄)。服丧期间,杜甫和弟妹们大部分时间即居住于此,土娄实际上就是庐墓,建于祖坟附近便于晨昏祭祀。那座名叫首阳的山,就是商代高人伯夷叔齐隐居过的山,也是杜甫家族的祖脉所在。是的,杜甫也将埋在这座山下,只是还得等很多年,一直等到杜甫死后的第四十三年,也就是元和八年(813年),才由杜甫的孙子杜嗣业将其遗骨运回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和祖先们永远躺在一起。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寒食,杜甫在偃师土娄写下著名的祭祖文《祭远祖当阳君文》。这一年,杜甫正好是“而立”的三十岁。这篇祭祖文是研究杜甫生平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了解杜甫家族的历史十分重要,我们就循着杜甫的思绪,来寻踪杜家的祖脉。

  杜甫明确称杜预是他的十三世祖,也是杜氏一脉中最为显赫的远祖。杜预既是军事“武库”,又是水利专家,统一江南,注解《春秋》,文韬武略无一不备。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远祖,杜甫内心由衷地敬仰。即使是在称颂朋友(卫伯玉)的业绩时,也会拿这位先祖作为光辉的参照:“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杜预在晋代初年曾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平吴过程中战功第一,被晋室封为当阳侯。杜预知道像他这样的人,一定会留名青史,于是,杜预让人刻了两通记载其生平与功业的石碑,一通沉于襄阳西北的万山潭(后来改名沉碑潭),一通竖立于襄阳城南岘山之上。祖先的立碑轶事无疑是一件光辉的盛大事件,并引发了杜甫对于碑石的热爱。

  和对远祖杜预的态度不太一样,杜甫对祖父杜审言的感情颇为复杂。杜审言是他直接的祖父,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杜审言死后四年杜甫才出生),但杜审言的续弦卢氏,也就是杜甫的继祖母还在,并且诗的传统必将两人紧紧联系起来。“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或“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等等,差不多成了杜甫的口头禅。一方面自然是敬重,并且也很自豪;另一方面,对于杜审言的某些政治行为(武后时交接张易之兄弟),杜甫是持保留意见的。这儿也体现了杜甫的“刚肠”品质,即使是自己的诗歌祖父,也不会全部接受。

  在诗歌和文学方面,杜甫早期的写作受到家法的影响较多。作为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另三人为李峤、崔融、苏味道)当时还是很狂的。杜审言很瞧不起苏味道,放言说如果苏味道看见了他写的文判一定会羞死。又说他的文章写得太漂亮,就连屈原和宋玉也只能给他当衙官,他的书法更是超群绝伦,王羲之也难以望其项背。这口气我们听来觉得有些耳熟,乃孙杜甫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其实,杜审言对杜甫诗歌的真正影响是在排律。杜甫所说的“诗是吾家事”,我认为更多的是指排律,尤其是五言排律。杜审言最著名的一首五言长排是《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四十韵,在文体创新方面,这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虽然杜审言同时代的崔融、宋之问和沈佺期都写过五排,却从没有写过像杜审言这样长达四十韵的排律作品。李邕曾经与杜甫谈及此诗,并给出了极高评价。排律确实堪称杜甫家族的家法,杜甫的创作中也极其鲜明地标示出这一诗歌家族血统,他甚至将祖父开创的四十韵长排直接拓展到一百韵,这完全是空前绝后的壮举。所以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赞叹道:“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这儿的“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说的正是杜甫从祖父杜审言那儿继承下来的长篇排律,尤其是五言长排。这是杜甫的家学渊源,别的诗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杜家长辈中,还有两位人物的行为一定对杜甫的性格构成产生过强烈影响:一位是祖父杜审言的曾祖杜叔毗,还有一位是杜审言次子杜并,亦即杜甫的叔叔。这两位杜家男儿,虽然时代相距遥远,却干了同样的事情:为血亲复仇。据《周书》(列传)记载:杜叔毗早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慷慨有志节。杜叔毗的哥哥杜君锡被曹策陷害,叔毗朝夕号泣,具申冤状。朝议以事在归附之前,不可追罪,显然没有人理会。于是,叔毗在大白天持白刃杀了哥哥的仇人曹策,然后平静地投案自首。

  时间过去了很多年,杜家的历史又惊人地重演了这一幕。武后时期,杜审言贬为江西吉州司户参军,由于杜审言为人轻狂,很容易招致嫉恨。同僚郭若枘联合周季重一起将杜审言投进了死狱。杜审言的第二个儿子,十六岁的杜并不答应了,揣着刀子,直接在宴饮中把周季重给砍了,杜并受重伤而死,杜审言亦因此而获救。少年杜并的事迹,被当时的名人苏颋和刘允济记录下来。杜甫文字中也曾闪现这位叔叔的身影:缙绅之家,誄为孝童。

  杜甫的籍贯一直存有争议:京兆人、杜陵人、少陵人、首阳人、襄阳人、洛阳人和巩县人。说杜甫是洛阳人或偃师首阳山人,显然是因为杜甫在洛阳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又在偃师首阳山下暂住过所致。杜甫祖父杜审言出生于湖北襄阳,是没有争议的襄阳人,后随其父杜依艺迁至河南巩县。杜审言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擢进士第后,便离开了巩县,很可能将家安在了远祖杜预入籍的京兆杜陵。杜并的出生地就在京兆杜陵。既然杜并出生于京兆杜陵,他的哥哥杜闲亦当生于京兆杜陵。如果杜闲出生于杜陵,他又从未到巩县或周边任职,完全没有理由将家安到巩县去。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杜闲的儿子杜甫亦应出生于京兆杜陵。杜甫常在诗中自称“杜陵野老”或“少陵布衣”,应该并不仅仅因为成家后移居过这一带有关,更与其出生地相关。

  祭祖文中杜甫标榜杜家是“圣人之后”,杜甫和弟妹们之所以要在首阳山下修筑土娄,旨在“不敢违本不敢违仁”。这和杜甫在另一篇纪念文章中所谓的“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是一脉相承的。杜甫的家族是一个典型的以儒家文化为基因的家族,无论人生发生多大的变化,无论对佛教的极乐或道教的神仙有多么喜爱,都不能取代杜甫骨子里的儒家血统。儒才是杜甫的本色主调,佛与道都只是插曲或暂时的幻象。很多时候,杜甫好像并不太喜欢儒者形象,经常不无憎恶地称之为“腐儒”,但“奉儒”是杜甫的宿命,也是杜家的宿命。

  祖父杜审言生前好友,考功员外郎宋之问的旧庄就在首阳山附近,杜甫认为很有必要去拜访一番。典丽之中确有一种宁静的东方美感,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两年多的岁月,是杜甫成人之后在偃师待得最漫长的。之后偶尔回来过,这儿潜涌着杜甫的祖脉,可惜都是来去匆匆。

[ 责编:金凌冰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