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之泸州老窖酒文化
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白酒的鼻祖,更加是中国酿酒文化的丰碑,其传统的酿酒工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开国元帅朱德曾在泸州驻扎五年,赋泸州“酒城”之美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典故就诞生在这里;在这里,胡耀邦曾发出“风过泸州带酒香”的感慨;在这里,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写就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史料记载,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就是从泸州出发,翻过秦岭,到达长安的。
正是由于这些气候地理条件,在这个天赐的地方,诞生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成为浓香鼻祖,而泸州又被誉为“中国酿酒龙脉”。
自公元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起持续酿造至今,439年从未间断使用的1573国宝窖池群,是我国现存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更是公认的“活文物”,继承了几千年来酿酒工艺的悠久历史和奇妙的酿制技术,涵盖了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内容;繁衍出的不同窖龄微生物簇群,数量庞大、丰富多样,成为世界酿酒大师们研究中国白酒的极限数据样本。1996年11月,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颁布1573国宝窖池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被誉为“国窖”;2006年,“1573国宝窖池”因其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泸州老窖集人间智慧,寓人性追求,是中华文化理念的凝结。泸州老窖博大精深的酿酒工艺谱写了人类酿造史上宝贵的文化篇章。
泸州老窖的“以糟养窖,以窖养糟”的造酒规律,巧妙地调和酿酒过程中粮、糠、水、糟、温度、窖泥的比例和关系,是泸州老窖人日积月累、代代相传的大智大慧。酿酒师眼看粮糟,鼻闻酸度,手摸湿度,几分钟就能精确判断出配料是否达到最佳效果。他们巧妙调剂酿酒过程的动态平衡,保证窖窖酿出上乘美酒,出神入化,有庖丁解牛之神奇,有匠人轮扁之巧妙。经岁月历炼,代代相传,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可歌可泣的酿造绝技:回马上甑、续糟混蒸、分层蒸馏、加回减糠、低温入窖、尝评勾调……
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是阴阳调和的智慧。阳者为可见之糟、水、糠、窖泥微生菌种等有形之物,阴者为不可见者之理、气、神、智。阴阳鼓荡,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泸州老窖美酒在阴阳和合鼓荡交融蕴孕之中达于出神入化。泸州老窖酿酒的智慧,就是把握阴阳调和的智慧。所谓“说千道万不离阴阳。酒中阴阳,深隐厚藏。阴阳运动,因利制用。谨熟阴阳,无愧内行。”
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是五行共生的智慧。泸州老窖窖池是阴阳五行共生、共长、共济、共促、共成的宇宙缩影。阴阳相将,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精华。陶炼五行,火之道;流行无穷,水之道;八卦环转,天地之道;神物乃生,变化之道。泸州老窖人造酒就是秉五行之道,有中生无、无中生有,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造酒之道达于精深。泸州老窖酿酒的智慧,就是把握五行共生的智慧。泸州老窖美酒凝结了泸州老窖人共生的理念,共生的理念指导泸州老窖人造出了千年美酒。正是“说千道万,不离共生。酒中五行,深隐厚藏,调和鼓荡,共生绵长。谨熟共生,无愧内行”。
泸州老窖酒文化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一脉相传,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其品质值得信赖,其酒文化更应得到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