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舞台现场感 缅怀先辈致敬英雄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讲述了上海籍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相继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英勇战斗,王成壮烈牺牲后,王芳在战场上与养父王复标、生父王文清重逢和团圆的故事。记者 叶辰亮摄
记者王筱丽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英雄赞歌》熟悉的旋律昨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再度响起。继今年十月首轮演出收获社会各界不俗反响后,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于昨日起开启第二轮演出。在结合各方专业意见后,主创进一步深挖和打磨作品,完善并提升舞台呈现效果,以更完满的形式与观众一起在剧场感知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大型话剧《英雄儿女》取材于巴金的小说《团圆》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讲述了上海籍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相继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英勇战斗,王成壮烈牺牲后,王芳在战场上与养父王复标、生父王文清重逢和团圆的故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精心准备、全力推动话剧《英雄儿女》的创作演出,力求打造一部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上海英雄城市特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红色主题剧目。
“这轮演出加强了舞台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英雄儿女》编剧喻荣军告诉记者,为了让剧情更贴近战场上的规定情境,他对部分场次进行了精细化调整,例如再度构思了重头戏之一“签生死协议”的台词,使其更合理也更具温度,将王芳单独慰问哨兵的时间从站岗调整至换岗时……与此同时,喻荣军也为剧中的群像角色重写了人物小传,让故事脉络更加清晰。
“在《英雄儿女》这部话剧中,我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情感和欲望的纯粹、精神世界的质朴,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一种对灵魂的疗愈。”文艺评论家李守成评价。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认为,英雄主义题材是文艺工作者始终坚守的人文情怀。这部戏让人们看到了艺术的生命力,打动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看完《英雄儿女》,有人因为王成喊出的中国军人最强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而震撼,有人因为平凡人的大义而感动,有人因为文学在战争时代的力量而深受鼓舞,也有人缅怀先辈致敬英雄……
剧中“王芳”的扮演者贺梦洁难忘《英雄儿女》首轮演出末场迎来的特殊观众——15位平均年龄87.8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望着台下的老人,谢幕时所有演员都忍不住热泪盈眶”。相隔数十载,只有真实的英雄事迹、不朽的英雄精神才能跨越时空,让几代人在同一空间拥有这次难以忘怀的观演经历。
明年,大型话剧《英雄儿女》计划前往北京等地进行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