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诵读艺术 > 新闻

青海:河湟谷地文化兴

时间:2021-02-22 09:16:41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万玛加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发源于青海东部“三河间”地区的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一起,构成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东部河湟谷地自古以来物产丰富,多民族繁衍生息、交融共生。如今,走进河湟谷地,人们不仅为这里雄浑的山川景观和恬静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更为这里瑰丽奇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所感染、所陶醉。柳湾彩陶、古堡边墙、湟水夕照、古刹晚钟、六月“花儿”、新春社火、土族“纳顿”、撒拉尔“口弦”、皮影、雕塑、酥油花……河湟谷地宛如一条沧桑变幻、流光溢彩的历史、宗教和民族文化艺术长廊。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近年来,青海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不断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深厚价值,汇集起保护黄河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努力实现以河湟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河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青海:河湟谷地文化兴

  河湟皮影戏是河湟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形式之一。图为群众在观看皮影戏。王伟才摄/光明图片

  加大投入 打造河湟文化品牌

  “河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今天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等美誉,给河湟文化的概念又赋予了新的寓意。

  “我们海东被称为‘彩陶故里’,就是因为1974年在柳湾出土了大量彩陶。”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赵元杰告诉记者,柳湾彩陶的发现被列为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柳湾遗址是中国黄河上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部落聚集区遗址,出土彩陶文物6万余件,占中国出土彩陶数量的80%。

  海东还是青绣的主产地和集聚地。“我的传统刺绣手艺全是母亲教的,大到嫁衣,小到鞋垫,都可以绣制。”今年55岁的朱二奴是青绣的省级传承人,作为一个农民,朱二奴没有想到,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技艺,如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了青海着力打造的文旅品牌。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吕霞介绍,“青绣”是青海藏绣、土族盘绣、湟中堆绣、河湟刺绣、撒拉族刺绣、蒙古族刺绣等民间传统刺绣的简称。目前,青海全省有刺绣类非遗项目12项、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名、刺绣企业50余家。30万绣娘用老手艺绣出新生活,“指尖上的青绣”成为河湟文化的金名片。

青海:河湟谷地文化兴

 

  河湟地区金银器皿打造过程的錾刻技艺,千锤万锤体现了艺人对艺术的热爱。王伟才摄/光明图片

  “我们出台了《青海省青绣经济总部组建工作方案》,明确今年将建成国内首家、省内一流青绣产业发展总部平台,打造‘青绣’品牌。”海东市副市长李青川说,打造文化品牌,就要舍得投入。仅2020年,海东市就已累计完成各类文化项目建设投资22.5亿元,河湟文化博物馆、海东市体育中心、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已全面完工,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完成一期建设,成为青海省文旅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优秀案例。

  2020年9月,海东市首次筹办了河湟文化论坛,确定持续推进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全力以赴把海东打造成为贯彻国家推进黄河文化保护战略的青海高地。

  “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目标,就是加大对河湟非遗资源的挖掘、申报、认定力度,加大传承人管理培养培训,非遗进校园、进景区力度,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李青川表示,海东市还将以非遗文创和文博文创为切入点,打造一批体现河湟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投资将超过38亿元,涵盖河湟大剧院、碾伯古镇等16个大项目。

  传承发展 让河湟文化“活”起来

  2020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动中,来自青海湟中的一座高2.8米、口径达到2.01米的巨大暖锅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巧夺天工的技艺、浓厚的文化气息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青海:河湟谷地文化兴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千人锅庄表演。颜金娒摄/光明图片

  “除了暖锅,还有惟妙惟肖的湟源皮影、精彩的河湟‘花儿’……450多件河湟文化精品在活动上一一亮相。”西宁市副市长陈兆超说,这些远在高原、藏在“深闺”的宝贝都是第一回来到北京。

  “湟中区在河湟地区开展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比较早,目前拥有县级以上非遗137项。”西宁市湟中区委书记李晓舸介绍,2015年,湟中区建立了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使非遗保护从单纯的“项目传承”走向“大众性”的文化体验与良性保护。

  “花儿”是河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每年夏季,古老的民歌——“花儿”就开遍河湟高山大野,成为一道最动人心魄的景观。海东市作为河湟“花儿”的主要传承地区之一,2015年就成立了河湟“花儿”研究会。

  “研究会对青年歌手进行原生态‘花儿’声腔艺术培训,这些年先后涌现出了马俊、索南孙斌等一大批闻名西北乃至全国的‘花儿’歌手。”河湟“花儿”研究会会长马清华介绍,近年来,研究会致力于保护与传承传统“花儿”、打造“花儿”品牌,成为民间歌手的摇篮。

  “近年来,青海按类别特点对非遗资源进行分类保护,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数字化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过去公认的濒危项目得到有效保护。”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颜宗成介绍,其中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通过影像完整记录70岁以上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口述、传承实践;民间手工技艺类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既传承了核心技艺,又提升了项目的生存品质,各种古老手艺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唐卡、刺绣、金银铜器制作、藏医药制作等手工艺已经取得示范效果,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目前,像河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花儿’、黄南藏戏、河湟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吕霞说,非遗保护与发展已成为河湟文化旅游建设的新亮点,在促进文化名省、旅游名省建设,扩大社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系统谋划 打造河湟文化产业体系

  “世界上‘第一碗面’是出自我们河湟大地。”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自豪地说,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在青海喇家遗址考古发现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它的历史足有4000年。如今千万个青海拉面人让青海拉面产业遍布全国,甚至跨洋越海,飘香中外。

  一碗面的智慧穿过4000年的时光,依旧闪耀。

  “化隆拉面店已遍布全国270多座大中城市,数量达1.7万家。”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拉面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马春云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年底,来自河湟谷地的拉面人已在全国各地及境外地区开办拉面店达3.3万家,从业人员约19.5万人,年经营性收入近200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总收入达70亿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河湟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其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因此,传承河湟文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今,青海正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突出“母亲河、河湟魂”主题,以“大文化、大规划、大产业”的思维谋划河湟文化发展。

  2020年12月15日,西宁市公布了13家入选西宁河湟文化创意扶贫工坊的企业名单。

  “这个工坊就是依托文化资源,将河湟文化元素融入手工艺品制作当中,打造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通过小创业带动大就业,实现传承文化与脱贫致富双赢。”马金福是首批河湟文化创意扶贫工坊的负责人之一。作为西宁玻璃画非遗传承人,马金福不仅继承了原有玻璃画的手艺,还自创了3层、5层和7层玻璃画,使玻璃画更富有立体感。随着手工艺品订单的增多,马金福说,他可以帮助更多贫困户学习传统技艺,帮助他们就业增收。

  “近年来,西宁市通过启动西宁河湟文化产业园建设、举办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等系列品牌活动,推进了河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宁市市长张晓蓉说,西宁市多点发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单位4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

  “未来5年,海东市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将比‘十三五’时期翻一番,实施的项目八个大类177项,总投资将超过437亿元,2021年将实施56项。”海东市市长王林虎介绍,这些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海东市新华书店、河湟大剧院、青绣扶贫产业园、河湟文化产业园等具有海东特色的文创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在运营好河湟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将举办青海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河湟文化艺术节、青稞酒文化艺术节、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文体活动,以及全面提升互助土族故土园5A级景区、喇家遗址、瞿昙寺等“王牌”景区内涵。

  黄河,湟水,滔滔东流。厚重的河湟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大美青海竞相绽放。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07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