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的乡村 深入新的生活(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贾平凹
|
|
核心阅读
乡村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许多观念要重新定位,许多问题要重新思考。面对新时代新乡村新写作,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乡村题材写作,作家需要有一种大的情怀和意识;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大的真情、更大的热忱、更大的艺术能力。能不能写,能不能写好,需要担当、需要真诚、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陕西的文学创作都以乡村题材为重点,形成自身特色,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作家与作品。比如,柳青、王汶石、路遥、陈忠实等。如果总结陕西前两代作家的乡村题材创作经验,起码有三条:
一是他们都来自乡村,十分熟悉乡村、十分理解乡村,在乡村吃过大苦、出过大力,受过艰辛生活的煎熬,对乡村有着深入血肉的、渗在骨头里的感情。二是他们的创作道路都极其坎坷,完全是以生命在从事这项事业。三是他们的文学底子并不深厚,当时的文学土壤也较贫瘠,但他们在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中有一种使命感,志向远大,不断地学习,汲取营养;不断地扩大视野,提高技艺。
上两代陕西作家,为陕西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乡村题材写作创造了历史,也成就了一种传统。时至今日,我们要面对新时代发展特点。现在的乡村已不是往昔的乡村,农业已不是往昔的农业,农民也已不是往昔的农民,但乡村、农业、农民依然还在,农耕文明的思维和意识依然存在于很多人身上,这种文化根深蒂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这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关乎人类发展和进步。乡村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许多观念要重新定位,许多问题要重新思考。
在前两代作家及其作品影响下,陕西有一批专注于乡村题材写作的年轻作家。他们已有不凡的成绩,如今又迈着坚定的步伐重新出发。面对新时代新乡村新写作,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和辛勤实践。
我的感受是,只要你进行乡村题材写作,就一定要走出书斋、走出城市,去乡村走走。旧的乡村概念早已过时,新的变化、新的生活必须要了解。能在乡村蹲点就蹲点,蹲不了点能多去就多去,多去不了能有什么渠道就建立什么渠道。总之,深入生活不是一句空话、一种口号,自己得了解、得体验。
我举一个例子。写小说《带灯》的时候,我跑了许多村庄,其间认识了一个乡镇干部,她后来成了《带灯》的生活原型。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她每天发给我一条至两条手机短信,给我讲她这一天从早到晚的具体工作和内心感受。我本来对乡村生活就很熟悉,她一说到什么,我能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她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每一步进展,我都了如指掌。我们现在是朋友,甚至成了亲戚,她和她的工作短信成为我了解新乡村的线索、认识新乡村的窗口。
要去了解新的乡村、新的生活。我们是作家,但不能仅仅奔着“收集创作素材”的任务和目的深入乡村,而应有一种大的情怀、大的意识,即关注、观察、研究、思考整个人类出现了什么困境?关注、观察、研究、思考中国乡村变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进步具有何种意义?有了这种大的情怀和大的意识,走进新的乡村,深入新的生活,就会看到人民的意志和伟大的创造,就会听到历史的脚步和历史的脚步在群山众壑间的回声。创作的素材自然扑面而来,随手可得。
新时代乡村题材写作,作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大的真情、更大的热忱、更大的艺术能力,否则你无法深入生活,你在生活之中也无法把握或抓住本质,更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每年在世界读书日时,我们都强调读书。我们的作家写了哪些可供读者读的书?我们的读者真正读懂了需要读的书了吗?我们还缺少写出好书的能力,也缺少阅读好书的能力。
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确实对我们是一次考验。能不能写,能不能写好,需要担当、需要真诚、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写出的,应是思想认识上有价值、艺术上精益求精的作品,而不是就事论事、粗糙浅薄、投机虚伪或概念化的文字。
中国作家协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召开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我觉得既及时又有前瞻性,具有动员和鼓劲作用。陕西作家包括我自己,当扬鞭催马,再上征途。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8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