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诵读艺术 > 名家

凤凰涅槃 比翼齐飞 湖北黄梅举办汤一介乐黛云伉俪生平展

时间:2024-12-30 11:37:17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张锐

 

  岁末将至,乡思日浓。今年是汤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乐黛云先生于今年七月以耆龄仙逝。

  近日,在汤一介先生的祖籍湖北黄梅县,中国文化书院与该县以“凤凰涅槃比翼齐飞”为主题共同举办了汤一介乐黛云伉俪生平展揭幕仪式,旨在记录大师人生、传承国学经典、加强文化交流,助推黄梅打造文化强县、教育强县。

凤凰涅槃 比翼齐飞 湖北黄梅举办汤一介乐黛云伉俪生平展

  汤一介祖籍黄梅,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总编纂,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是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界开风气之先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父亲汤用彤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界融汇中西的学术大师,为传承弘扬国学经典作出杰出贡献。

  汤一介的夫人乐黛云教授,是我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主要奠基人,曾担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及国际比较学会副主席,一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汤一介、乐黛云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学术、文化、教育事业,是未名湖畔的学界双壁。

  “汤一介、乐黛云先生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作出了显著贡献,永远怀念两位先生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原院长王守常说。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76岁的汤一介以“事不避难”的强烈使命感,担任《儒藏》这一宏大工程的首席专家和总编纂。

  “他编成的《儒藏(精华编)》一百册以及《汤一介集》《汤用彤全集新编》,阐发了中国文化的永久价值,培育出大批学术骨干,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宝贵贡献。”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苑天舒说。

  近日,位于百年名校——黄梅县第一中学的汤一介乐黛云伉俪生平展揭幕仪式现场人头攒动。

  “汤一介、乐黛云二位先生的生平展在黄梅举行,足见黄梅人民对著名学者的深厚感情。”揭幕仪式上,深圳大学国学院哲学系教授景海峰说。

  展览共分为汤一介、乐黛云的家学渊源、结为伉俪、学术成就、文化影响、教育理念等12个部分,系统回顾了两位先生的生平事迹,详细介绍了其学术成就。同时展出的还有两位先生的著作、遗物,及超过百副珍贵的历史图片,其中数十副是经过多方收集整理后首次面向公众公布。

凤凰涅槃 比翼齐飞 湖北黄梅举办汤一介乐黛云伉俪生平展

  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胡永继指出,汤一介乐黛云伉俪生平展是重要的教育基地,黄梅一中要充分发挥生平展教育培训作用,教育、启迪广大学子学习汤一介乐黛云先生攀登学术高峰、追求学术真理的治学精神、深厚的家国情怀,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这次活动不仅是黄梅文化情怀的一种体现,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地人文底蕴的深厚。”第一次来到黄梅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原综合编辑室主任杨书澜说,中华文脉传承就是要靠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来推动。

  “这里的文化符号深深吸引了我。黄梅戏、禅宗祖师传说、黄梅挑花、岳家拳等非遗名片,无不彰显着其优越的独特性。”黄梅的文化让初次来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锦深有感触。

  “汤用彤、汤一介两位大师是从黄梅走出去的,我希望黄梅的莘莘学子能以此为契机,不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启迪,行稳致远、受益终身。”揭幕仪式上,汤乐伉俪生平展撰稿人、汤一介先生学术秘书胡仲平说。

  黄梅文脉,源远流长,孕育了黄梅戏、禅宗祖师传说、黄梅挑花、岳家拳等非遗名片,也让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之风世代相传。近年来,黄梅县通过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缩小了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在高中阶段,以黄梅一中为核心校,黄梅二中、黄梅滨江高中、黄梅五中、黄梅实验高中为成员校,构建“1+4”高中联校,推动共建型高中联校良性互动。黄梅县先后被国务院授予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教育部授予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黄梅人,我能感受到黄梅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社会风气都在变得越来越好,而这一切都跟黄梅在教育教学中深度融入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的独特形式分不开,甚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为我们探索文化教育方面开了好头。”汤乐的亲友代表、南昌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刘建林说,我们也要认识到使命仍艰、道路仍长,需继续去探索更多更好的文化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学传统才能代代相传下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黄梅县委书记马梁表示,在传承发扬两位先生的精神品格,让更多人通过了解国学走进黄梅的同时,将持续拓展国学文化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研学等活动,进一步发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黄梅力量。

  

[ 责编:王宏泽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