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古琴艺术 > 资讯

古琴 清音悠远的“国乐之魂”

时间:2024-08-15 09:40:09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路鹃 朱旭颖

 

   晚唐的飞泉琴、南宋的海月清辉琴、刻有“半榻琴书”字样的清乾隆帝的玛瑙印……在暑期热门景点故宫里,游客不仅能看到庄严的皇家建筑,还能在“大圣遗音——古琴文化展”上观赏到古琴珍品和相关的文物藏品,感受这个中华民族独有的古老乐器的文化内涵。

  2700年前奏响雅乐

  古琴,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它以深沉、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被誉为“国乐之魂”,其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琴产生于上古时期。东汉蔡邕所著的《琴操》载“伏羲作琴”,民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尧舜造琴之说。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古琴仅有五弦,以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载“舜作五弦之琴”,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各增一弦,始成七弦,“七弦琴”也因此得名。现代古文字学家罗振玉认为,商代甲骨文中的“樂”字,是“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换句话说,甲骨文“乐”是用“木上附丝”会意“琴瑟”一类的弦乐器,据此可推在商代便有“琴”,也就是“古琴”。“古琴”在民国前一直被称为“琴”,为了区别于其他琴,才加了一个“古”字。

  西周时期,古琴成为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朝,古琴不仅在宗教仪式、宫廷集会和重要庆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旋律也流淌在民间。《诗经》中,有关“琴”的记载反复出现于字里行间,实乃最早的琴歌总集。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我们读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鼓钟》则有:“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中提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反映了古琴在日常生活中各场景的普及和人们对它的深厚情感。这些文献记载表明,古琴在周朝时期已经是一种广受欢迎且普遍存在的乐器。2016年,考古学家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发现了距今约2700年的周朝曾国古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琴”类乐器实物。

  春秋时期,古琴已发展为可用于独奏的乐器。在当时各诸侯国的宫廷中,精通琴艺的乐官比比皆是,如楚国的钟仪、晋国的师旷等。在《左传》《国语》等典籍中,均有关于师旷的记载。战国时期,音乐文化进一步繁荣,呈现一派“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的热闹景象,涌现出伯牙、雍门周等杰出琴家。《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伯牙弹琴、钟子期善听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琴在当时已是人们往来联系、日常娱乐、崇礼祭祀的关键要物,并可配合鼓等乐器一同使用,例如山东女郎山战国墓中出土的抚琴击鼓俑所展示的就是当时贵族娱乐的场景。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也可证明古琴在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期便已拥有较为复杂的结构。

  这一时期,“士”族文人阶层兴起,古琴也随之成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利器。孔子等先哲对琴艺推崇备至,将琴艺与文化教育紧密相连,使其成为了传承智慧与美德的重要载体。孔子曾向师襄学习琴艺,即使晚年周游列国、面临困境时,他仍然保持“讲诵弦歌不衰”。

  汉代琴乐瑰宝《广陵散》

  秦汉时期,古琴艺术进一步发展。在汉代,古琴的形制已基本定型。在汉代枚乘的《七发》中,曾提及用龙门之桐制琴,用野蚕之丝制弦。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也出土过一张汉初七弦琴。在河南省南阳市草店一座大型西汉墓中,还出土了3方乐舞画像石,其右门楣石上便刻有鼓琴的场面,十分盛大。

  汉代的琴学文献极为丰富,如刘向的《说苑·琴录》与扬雄的《琴清英》等,而蔡邕所著的《琴操》则为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尽管原书已散佚,但经后人辑录成书,得以流传。蔡邕不仅在琴学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创作了五首琴曲,合称为“蔡氏五弄”,流传至今。他还曾用灶余焦木制成名琴“焦尾琴”。著名琴曲《广陵散》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流传,其旋律激昂悲壮,拥有深邃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古琴音乐中的瑰宝,影响十分深远。

  到了魏晋南北朝,古琴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阶层孕育出一批不依附于宫廷的文人音乐家,如“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和“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阮咸等,均以善琴著称。嵇康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作《长清》《短清》《长侧》和《短侧》四首琴曲,合称为“嵇氏四弄”。他认为琴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嵇康尤其善弹《广陵散》,后因遭谗而被害,于临刑时索琴弹之,并宣告:“《广陵散》于今绝矣!”幸运的是,这首琴曲并未失传。现存的《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依据该谱,对《广陵散》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复原工作,使这首绝世佳作得以在世间再次响起。

  东晋顾恺之所绘的《斫琴图》,生动地展现了取材、刨板、制弦、上弦、听音等一系列制琴过程。古琴的形貌古朴典雅,其结构和尺寸蕴含深厚的文化象征。古琴的琴身通常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圆而琴底平,象征天地;琴身各部分如头、颈、肩、腰、尾、足等,都与凤身(或人身)相应。

  南朝隐士丘明所著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则为最早的文字谱之一。而现存最早的魏晋古琴图像,当数三国时期朱然墓出土的漆盘《百里奚会故妻图》,上面描绘了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百里奚流离多年,老年重见故妻的故事。图中的百里奚跽坐正中,双手举于胸部,表现出惊喜的神态。故妻背对百里奚,右手弹琴,左手抚弦,似自弹自唱。

  隋唐时期,燕乐歌舞盛行,古琴之风稍显黯淡。白居易的《废琴诗》中写道:“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可见古琴艺术在唐代没落的遭遇。尽管如此,古琴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仍存在“知音”。唐代著名琴师董庭兰以其精湛的琴艺,弹奏《胡笳》等曲目,其作品《颐真》亦流传至今。在这一时期,众多新颖的琴曲如《风雷引》《昭君怨》《离骚》《阳关三叠》和《渔歌调》等相继问世,为古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初唐时期,古琴艺术跨越国界,传至朝鲜和日本,成为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唐朝制琴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四川雷氏家族制作的“九霄环佩”,以其卓越的音质和工艺,成为传世的名琴。它的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宋代文人苏轼对此音如此形容:“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意思是此琴之音如春天和煦的细细春风,又如仙女身上响起的琅琅环佩之音,又如春燕在自己耳边温软的呢喃,又如海中老龙的悲怆低吟。因此,“九霄环佩”为历代琴家所仰慕,被视为古琴中的“仙品”,目前存世仅有4张。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还欣赏到了用“九霄环佩”演奏的名曲《流水》。

  在故宫博物院,就收藏着一张唐代雷氏家族制作的古琴。此琴经多年辗转,藏于宫中。清逊帝溥仪出宫,故宫收归国有后,清室善后委员会进行点查时,在养心殿南库房墙角发现此琴,其似已被遗弃很久。1947年,经文物收藏家王世襄鉴定为唐琴。又经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恢复了漆色、断纹与金徽的原貌。此琴以指扣琴背,音坚松有回响;按弹发音清脆,饶有古韵。

  关于古琴的一个重大变革——由文字谱到减字谱,则是由中唐时期琴家曹柔完成的。减字谱的出现,凭借其简洁明了的特点,为琴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宋代设立“官琴”机构

  宋朝时期,从宋太宗赵匡义开始,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宋太宗在至道元年,增作九弦琴,另造新谱三十七卷。这一时期,古琴的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古琴不仅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盛行,以琴见长的僧人也有很多,如知白、义海等。

  在宋元交替的时期,古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在南宋末期,第一个古琴流派——“浙派”应运而生,他们的传谱称为“浙谱”,一直影响到元、明各代。其中,以郭沔为代表的琴家们,以其卓越的琴艺引领风骚。南宋知名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古怨》,为现存最早的琴歌。同时,宋代在制琴工艺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官方甚至专门设立机构制琴,即所谓“官琴”,而民间古琴造作则被称为“野斫”。在南宋时期,古琴的制作艺术经历了显著的变革。除了对古代琴式的精心仿制,琴体的轮廓逐渐向扁平和狭窄演化。古琴的造型优美,根据外形的不同,分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等种类,另外一些名琴根据琴自身的特点不同,分别有不同的名字。南宋时期的仲尼式古琴,造型高耸而狭长,成为当时制琴工艺的典型代表和主流风格。故宫古琴文化展上的“海月清辉”就是南宋名琴。

  元四家中的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均甚爱古琴。而元代的古琴现存实物较少,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仲尼式“玉泉”琴,即为元代所制。

  明清时期,私人集资刊印琴谱蔚然成风,其中包括明洪熙年间的《神奇秘谱》,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重要琴曲谱集,声望最高。从15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先后刊印的琴曲谱集达数百种之多。明代虞山派的代表人物严澂提倡一种“清新、微妙、淡泊、遥远”的琴风,追求一种宽广、平和的音乐境界。严澂编纂的《松弦馆琴谱》在当时的琴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部重要的琴学著作。

  到了清代康乾时期,古琴的音乐中心从北方逐步转向了淮扬地区。各地文人墨客云集广陵,一个新的琴派——“广陵派”得以形成,编有《澄鉴堂琴谱》的扬州琴家徐常遇是该派开山鼻祖。清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琴派纷呈的局面。其中,广负盛名的有诸城派、闽派、川派、岭南派等,各琴派均衍生出自己不同的传谱,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音乐财富。

  古琴曲《流水》“飞”上太空

  清末,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古琴艺术一度濒临失传。在清末至民国期间,全国精通古琴者仅有百余位。上世纪40年代,大量传世名琴、著名琴谱毁于战火,但仍有琴家弹琴不辍。在那个时代,查阜西和徐元白等杰出的琴艺大师在重庆共同创建了“天风琴社”。1947年,张伯驹、管平湖、汪孟舒等北京的琴艺大家发起成立了“北平琴学社”。这个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至今仍然活跃在琴艺界。

  新中国成立后,古琴艺术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保护。1950年至1960年间,查阜西先生带领调查小组深入各地,对古琴艺术家进行了探访与交流,收集了丰富的文字和录音资料。他们的工作成果《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和《琴曲集成》等重要著作的问世,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古琴独特的艺术价值,1977年,美国宇航局向太空发射的“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的能运行一亿年的金唱片中,就有代表中国音乐的古琴曲《流水》。

  1979年后,南京、成都、沈阳、广州等地陆续成立了古琴研究会和古琴琴社。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琴逐渐融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管平湖、查阜西等一代宗师,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文化重镇,致力于古琴艺术的研究与传授,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3年,古琴艺术继昆曲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绚丽瑰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古琴的声音。全国很多大学也都相继建立起了古琴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等多个国家都有琴师和琴社的存在。如北美广陵琴学社于2019年成立,由音乐家季家锦出任社长,吸引了众多对中国传统音乐感兴趣的人士。

  近年来,古琴作为一张耀眼的中国“名片”,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展现独特魅力。2020年11月1日,第九届琴台音乐节古琴活动拉开帷幕。这是古琴雅集活动首次以线上形式走出国门,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古琴爱好者云端相聚,共觅知音,展现了古琴艺术跨越国界、沟通心灵的独特魅力。

[ 责编:张晓荣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