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古琴艺术 > 伏羲琴院

  图为学生们正在制作惠山泥人。 孙权 摄  惠山泥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权摄  正在做女红的学生们,有市民也一道在体验。 孙权 摄  图[详细]

2019-11-25

  作者:何何
  文学期刊为文学存史,是点亮时代精神的火把。“在新时代,文学精神如何建构?如何提升文学期刊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日前,在由四川作协主[详细]

2019-11-22

生命不息,永不气馁——一部泼墨画般的智利小说《南希》作者:孟夏韵(外交学院讲师)  笔者在南美智利访学时,在书店中偶然被一本薄薄的小说封皮吸引。那是粉[详细]

2019-11-21

【新时代·新创作·新文论】   作者:王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不乏[详细]

2019-11-20

文学史的另一种写法 ——关于《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时间:2019年9月20日上午  地点:武汉大学文学院218会议室  主持人:詹福瑞[详细]

2019-11-18

 作者:林 霖  最近,申城最受瞩目的两大艺术展览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法国艺术。其中,一个是亮相上海博物馆的“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详细]

2019-11-15

  编者按:“作家创作是不是为读者服务?是不是为衣食父母服务?可能有些作家是,但也有很多作家不一定是。很多作家是不考虑读者的,比如乔伊斯,他的作品对很多人来[详细]

2019-11-14

  作者:彭流萤(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电影艺术》责任编辑)  激昂雄壮的国歌是一个国家信仰和意志的凝聚,起来!前进!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战歌,这是一个[详细]

2019-11-13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郝永飞  在聚焦甲骨文发现研究120年所取得的丰硕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要求,更好地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弘[详细]

2019-11-11

捷克馆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未来图景光明日报记者 李盛明  红白蓝,是最经典的配色。而当大面积的红白蓝三角形亮块升上屋顶时,对撞出了一种既传统又有未来感的美,在众多展馆[详细]

2019-11-0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