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非遗,锡剧“捏活”了惠山泥人
12月14日,结束了锡剧《惠山泥人》在江苏无锡江阴大剧院的第26场演出,送走恋恋不舍的戏迷,又补完央视戏曲频道需要的画面,将近夜里11点的时候,剧中“吴巧珍”的扮演者、无锡市锡剧院院长黄静慧终于能和记者见上面了。
黄静慧顾不上卸妆,换了衣服就拉记者上车。从江阴大剧院返回市区1小时的车程中,前天晚上只睡了4个小时、今天连着唱了3个多小时的黄静慧,全程用高亢洪亮的嗓音讲着锡剧的发展、传承。
锡剧《惠山泥人》剧照 无锡市锡剧院供图
“昨天晚上也演了一场,动情之处泪流满面,导演特别提醒我,为了电视节目播出效果,今天一定得忍住,不能哭得太厉害。”黄静慧说,《惠山泥人》是一部很动人的戏,演员自己感动了,观众才能被感动,而情感恰恰是戏曲的灵魂。“基层院团的戏曲创作、演出服务于基层百姓,情感最能激发观众的共鸣。”从艺30多年,黄静慧早悟出了这个道理。
其实,将无锡民间传统手工艺、国家级非遗惠山泥人搬上同样是国家级非遗的锡剧舞台,无锡市锡剧院早已盘算多年。十几年间,剧院邀请过全国各地的剧作家赴无锡采风创作,剧本也出了不少,但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投排。直至去年,剧院以已故湖南剧作家老颜的剧本为底本,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并邀请一级编剧杨蓉进一步打磨剧本。
想做好非遗题材,就必须要对非遗项目有所了解。于是,到惠山泥人厂参观学习,成为每名创作人员的必修课。“我感觉这群人的精神特别可贵,他们的工作坊非常简陋,穿着非常简单,但手下的作品却非常精致。”杨蓉连用3个“非常”,“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无锡人的执着、实干,就像戏词里说的——打泥要实。”
打泥要实、搓泥要柔、捏泥要细、扳泥要活,惠山泥人的技法贯穿表演始终,剧中的手艺人对这番话还有一番更深刻的解读:“打泥就像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能有一点空、虚、假,做出的泥人才会真、诚、实。”传承近千年的惠山泥人塑造着无锡的地域文化和无锡人的精神气质。
戏一开场,便将矛盾冲突推了出来。“泥人王”吴淞山将偷学吴家技艺的伙计王天成以及养女吴巧珍逐出家门。紧接着,第二幕就跨到10年后。《惠山泥人》总导演黄在敏和导演李杰的这一设计,让观众感觉分外惊艳。
“第一场最难写,因为担心观众人物对不上号、看不懂,多数剧目是慢慢交代,因而入戏特别慢。”杨蓉对导演的艺术智慧颇为赞叹,“开场,导演将我原来啰嗦、繁杂的东西全部剪掉,上来就是高潮,观众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导演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对戏曲结构的把控上,更体现在激发演员的创造力上。“黄导和李导善于启发演员,能根据演员的自身条件安排合适的戏,并帮助他们分析人物情绪。”《惠山泥人》副导余维盼说。一个多月的排练中,剧中一个小人物“阿莲婶”的扮演者董旭红一开始还有些忐忑和焦虑,但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她想出了表现人物的好办法,以至于每次出场都能击中观众的笑点,场场都有彩头。
“我们排这部戏,也是希望演职员都有成长。”黄静慧说,《惠山泥人》聚集了无锡市锡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和自己饰演的“吴巧珍”扮演夫妻的是“彬彬腔”第三代传人“小小王彬彬”王子瑜,“吴巧珍”的B角、C角也是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余维盼则是2018年到剧院的“90后”。“我们拿到剧本就跟着导演排戏,现在B角、C角已经能胜任剧中的前几场,承担进校园演出的任务了。”黄静慧想着,这些后起之秀慢慢就能在舞台立得住了。
“梅腔和彬彬腔是这部戏的核心唱腔,也是无锡锡剧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声腔。梅腔的特点是曲调比较活,转腔难度很高,好听难学;彬彬腔高亢明亮,男生都爱学。”《惠山泥人》唱腔设计梅瑞坤说,“传统戏讲究好听,节奏比较慢,但新创剧目一般节奏较快,对这点要有所把握。”
梅瑞坤自幼便跟母亲锡剧梅派创始人梅兰珍随团学艺。“进团第一天就是拉琴,退休前一天还在舞台上拉琴。”梅瑞坤说。看到从事唱腔设计的接班人不多,梅瑞坤颇为担忧。“我今年70多岁了,刚刚收了一个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徒弟。他喜欢锡剧,手机里存的都是锡剧唱段,就是因为看中了他对锡剧的热爱,我才收下他。”梅瑞坤说。
“采风时,泥人厂厂长特别希望年轻人能把泥人工艺传下去,就像我们的锡剧,也特别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学,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多努力,花上几十年的工夫。”杨蓉说,“有老一辈人的坚守,有年轻人的加入,不管是惠山泥人还是锡剧,一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记者 秦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