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古琴艺术 > 产业

“六稳”和济,共稳中国宏观经济

时间:2019-12-13 14:26:45 来源: 中新网 作者:盘和林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再次强调要做好“六稳”工作。

就业则是民生之本,更是企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来源,它是经济活动的根基。(图片来源:东方IC)

就业则是民生之本,更是企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来源,它是经济活动的根基。(图片来源:东方IC)

  在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的“六稳”工作。这个政策让我们在逆全球化的暗流涌动,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增多的现在依然能够把握机遇,稳中有进。“六稳”是一个有机协同的整体,切忌割裂开来。

稳产业:稳金融与稳就业让产业链融会贯通

  金融市场是企业的资金来源,更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我国金融市场虽然体量大,但是流动性并不强,尤其是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不通畅。更多的资金停留在了金融体系中空转,也徒增了金融风险。稳金融就是要让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占据金融市场的主导,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于自身科技发展和生产经营。

同时,在新的金融时代下,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金融科技成为时尚。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如春笋般萌芽生长,这实际上也隐含了更多的风险。小微金融等金融服务面对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它们的资质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有效的风控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稳金融更要在金融科技发展的现在加大注重风险的管控,促进金融行业在总体平稳的情况下实现科技升级。

  就业则是民生之本,更是企业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来源,它是经济活动的根基。

  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就业作为“六稳”工作的“牛鼻子”,因为它不仅关乎到国计民生,更关乎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增长形势下,民营经济早已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同时,在新增就业中,民营经济贡献率更是高于90%。稳就业的关键在于提振民营经济,让民营经济这个就业主力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供给侧改革的工作之一,也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

稳内外:稳外贸与稳外资引领高质量对外开放

  国际形势的波澜变幻,让世界贸易暗潮汹涌,但我们扩大对外开放的初心未曾改变。为应对贸易摩擦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就需要做好稳外贸和稳外资的工作。我国东南沿海已经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此时稳外贸的工作就是要改变出口结构,不能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增强产品独特性,这是我们能够“走出去”的关键。

  而外资则是“引进来”的关键。外资给国内发展带来了知识、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等等,促进了国内竞争。但是贸易摩擦将会影响外资的投资欲望,造成资本流失。稳外资就是要给这些惶恐的外企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安心地在我国投资建厂经营,同时吸引更多企业来华经营。我们中国的市场相比较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备政治稳定、规化科学等多种优势,对外资有巨大的吸引力。稳外资就是要让这个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稳信心:稳投资与稳预期是稳定发展长久之计

  投资是当期经济增长的关键点,而预期则是经济长久稳定增长的关键点,同时还将引导未来的投资意向。稳投资和稳预期两项工作,一个着眼现在,一个着眼未来。国家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中美关系也已经演变成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这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国内和国外投资者们的投资预期。因此,明确国家未来政策方向,制定更为明确科学的发展道路,建立当前市场投资和对于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至关重要。

  综上可见,“六稳”看似针对的是经济的六个不同方面,但实际上它们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互为支撑,相互协同。窃以为,经济本就是一个多元结合体,木桶效应在这里尤其奏效。因此,“六稳”是一项高瞻远瞩的策略,它将产业链资金端和生产端、资金流入端和流出端、投资的现在和未来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宏观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