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技击到底应该“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
少林功夫“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战略思想深受道教理论的影响,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后”和“下”的观点。他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谦虚和善,柔弱自守,否则,就会事事争先,不愿落后,往往会导致死亡,即“舍后且先,死矣”。
老子还以江河做比喻,认为它在下流,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这种从“后”和从“下”的思想用于战争,就是不取攻势而取守势,不轻易前进却愿意后退,即“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根据这些理论,老子又提出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生死观”。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讲究“强打强攻,先发制人”,而内家拳和内功拳等则在技击时则讲究“后发制人,以守转攻”。那么,为什么同样是武术拳系,在技击战略上却出现如此相悖的理论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两类拳种是在不同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少林拳深受佛教的影响,以慈悲为怀,惩恶扬善,先由早期寺内的健身、护院所需,发展为后来的僧兵,以及参与寺外的战争,要求参战者有精湛的武艺和先发制人的本领;而内家拳深受道教的影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守待攻,重视性命双修,追求长生不死的人生价值。
二、两类拳种是在不同思想基础上发展的。
少林拳主要是受到佛教“禅学”的影响,而内家拳受到道教“哲学”影响更多。内家拳讲究动静、阴阳、刚柔、强弱的辩证关系。传统哲学认为:动之始生阳、生刚、生强;静之始生阴、生柔、生弱。而“动静”之极为“物极必反”,也就是二者的相互转换。
《庄子·论剑》有:“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俞大猷在《剑经》中也说:“技击关键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问如何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曰:明破此,则得其之妙之诀矣。盖经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于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其旧力略过,新生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也。” 谚语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到;后人发,先人拳。就是根据对方的意图,诱敌深入,在避实就虚的情况下,取得有利条件,迅即转守为攻。其中包括识势、得机、乘隙、择途、逞技的全过程。
无论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对手而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便是这个道理。要取得胜利,必须既有先发制人的敏捷,又有后发制人的机智。作为拳手来说,要能制人而不制于人,则须发于后,想在前,备在先。如果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来比赛,就决不会从后发中找到胜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