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伤病:错练是病久误则伤
今天要说的这个伤病论并非是说太极拳如何防止疾病,而是阐述错练是病、久误则伤之伤病论!
有人会问了:练太极拳还会受伤、生病吗?专家不都说了,太极拳可以防病养生吗?不错!专家只说对了一半。所谓的专家在做节目的时候一般都会避重就轻的说好处,而回避一些负面的问题。一些正直的太极拳传人才会在做节目的时候说一些注意事项,而且会反复强调,不过说的也不会太多。其实他们不说,或者是少说的原因是,你只要练的对就不存在太多的伤病问题。只要你按照要领去做一般都不会太伤身。
有的人又会问了:我练拳几十年了,就是按照我自己的习惯去练的,也没出现什么毛病,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好。不错!您是从中受益了,但我个人认为跟太极拳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我这么说?原因有三:
1.您平时锻炼的时间不足。练十分钟拳,而且还是吊儿郎当的。然后再聊一个半小时的闲天儿。所以连基本疏松筋骨的效果都没达到,根本不存在伤身的问题;
2.您美其名曰练太极拳,其实是出门去聊天。但是聊天也起到放松精神、疏散心结的目的,所以您觉得多年来这样练拳达到了养生的目的。其实跟太极拳没什么关系;
3.您的自由散漫式练拳风格在不伤身的基础上,同时也保护了您在错误的姿势中的骨骼肌肉负荷。别扭就松散一点,不舒服就调整,这是人的本能,在不认真的时候会自动表现出来。这有效的保护了您自己的身体。虽然练不出功夫,但是也不至于伤了自己。基于以上三点,我接下来的文章像您这类人大可不看。
之所以伤,主要就是伤那些刻苦认真,但是没有真正师承的自学者。他们刻苦认真、勇于实践和摸索,经常一个动作反反复复的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种练法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对于有师承的人来说就是好事,因为他练的正确。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师承的人来说可就是天大的坏事了,因为他的动作不标准,甚至有的动作根本就是错的,反反复复的去练同一个错误动作,其结果就是,功夫没练出来,身体还受到了伤害。
有的人不练单式,也不练功法,只是每天练练套路,这也会伤身吗?会的!只要你是一套接一套,没完没了的练,白天也练晚上也练的人,只要是练得不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但是短时期内你察觉不到。因为太极拳的动作舒缓轻柔,即使练得不对,身体也不会预警。就像现在的电脑病是一样的,你即便姿势不正确,身体也还是感觉很舒服,但是时间一长,毛病就出来了,而且你还意识不到是怎么来的!只是觉得难受,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我父亲是中医按摩大夫,所以我见过很多练太极拳练坏的病例,往往他们自己都不承认是练太极拳练出来的毛病。我父亲也是练武出身,我也是练武的,是不是练拳练出的伤,一看就清楚。这些因为练拳身上伤病累累的人,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类:玩竞技打比赛的人。这类人急功近利,为求名次不择手段。本身简化拳、竞技拳就有它的不足之处,只是作为推广和普及用的。就像是新食品的试吃品一样,好吃诱人,但是不管饱,里面添加剂、香料特别多,吃多了伤害身体。您还拿他当个宝似的玩命的练?甚至我还遇到过极其崇拜竞技太极拳的人,完全不了解传统太极拳,但是吹嘘起竞技太极拳来,那可是云里雾里、玄之又玄,句句离不开“真功夫”三个字。真不知是该说他“无知”好,还是说他“愚昧”好。
第二类:想练好身体,可是事与愿违的。这类人太迷信太极拳的治病功能,以为太极拳是灵丹妙药,不管什么病只要练练太极拳就能治好。甚至有的人把练“气功”的那种恶习也套用在太极拳中,逐渐断药、气场、组场、灵光、等等,歪门邪道的理论一股脑的全都来了。你们这种人要是能把病练好了,我周字倒过来写。身体没练好,您在炼成“大仙”,一定要注意啊,千万别瞎练、胡练。身体有病看医生,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物理康复的时候再去考虑太极拳。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要玩命练,不可能一天之间百病全消。
为了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伤,如何成病,先从脚下开始说起。翘脚尖,拧来掰去,时间久了脚踝骨就出毛病。太极拳有翘脚尖的套路和动作,不是不让大家翘脚尖,而是要知道为什么翘脚尖。大部分的翘脚尖动作都是“踏腿”,也就是预备随时蹬踏的姿势。太极拳的腿法大部分都是“暗腿”只表意、不做实,但是随时可用。只要是明面上的腿法,都属于“逃腿”。失去了“蹬踏”的意念,也就失去了实际的劲力,脚和脚腕松趴趴的,再加上动作运转,久而久之不伤才怪。
接下来再说膝盖,除了弓步腿,马步腿以外,我看很多人都是把虚腿伸的直直的,这就是伤。膝盖是放松了,但是您别忘了您还要运转的,一松一紧、一拧一裹,您的膝盖受得了吗?实腿膝盖要对准脚尖,虚腿膝盖也要对脚尖,膝盖歪歪扭扭做动作这是通病了,也许大家都知道,但是虚腿要防对方踏膝这是重中之重。膝盖要有掤力(系谓之弓背),太极拳身体各处都要有掤力(即所谓身备“五张弓”是也),膝盖松松垮垮,伸直了给对方踩,这就等于是在自残。
再接下来是胯。膝盖过脚尖也是病,但是我上面没说,留到了这里,因为这种毛病来源于胯。胯不沉,挺着胯直接走膝盖不但给膝盖巨大的负担,而且对上身躯干也没有好处,前胸后背全都是僵的。这样的拳说好听点像是腰上有病,说的不好听点您是房事过度习惯成自然了。
说腰。腰和胯是分不开的,你胯不沉下来,说了腰也是白说。男的爱挺胯、女的爱翘臀,这都是臭毛病。挺胯我不说什么了,就一句话:欠挨打。女的翘臀不好纠正,甚至有的男的也爱犯这样的毛病。腰眼往里抠,后背就像是躺在沙发上,屁股撅得老高,不但骨骼受压,肌肉也是僵硬无比的。这样的毛病记住了,回去多蹲着,就像是小时候蹲墙头、蹲门槛一样的,或者找个小马扎,想坐着就坐马扎。像大爷似的坐沙发、坐高座您一辈子也练不出来。
说完腰说背。说后背就不能不说前胸,想把后背松出来,必须学会前胸的贴附劲。前胸有了贴附劲,后背才能松开。说白了也就是身体的向前张力,有了进攻意识你就会有向前的张力。有了张力再练贴附力就好练了。腰背向前用力倾斜5度,不要过大,不用力自然站立时腰背是直的,但是你要是站桩或是练拳,不用力倾斜感觉是直背,但其实是仰着的。不信你就自己去照照镜子看看。要做到劲灌脊背就必须放松脊背的负担。
说完后背说肩膀。寒肩、耸肩都是病。夹肩、抠肩更是病!沉肩坠肘,不是让你把腋窝夹起来,肘开了肩自然就会沉,而且腋窝也不会夹起来。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肘了。肘要圆撑,但是肘尖不能向外,要向下。这都是练出来的,要不怎么能叫功夫呢?
手。手腕、手掌、手指,都有要领的。手腕不要塌,要贯通内外。掌要圆掤,不能僵硬。手指要自然舒展,大指外分,虎口张开,在不能自然运化之前,要练手功。四指并拢向后翘起,大指外翘,虎口圆撑。时间久了自然出功夫。我见过很多学生,一上来最差劲的就是手掌,软趴趴活像个鸡爪子。什么是掌什么是爪都分不清楚,太极拳是软功夫,但是也没叫你手无缚鸡之力啊?尤其虎口张不开的,真是大有人在。
头。头要正直,虚灵顶劲,舌抵上腭,鼻子呼吸,细入丹田。
以上说的这些,只要是错一点,就是病。久而久之就成伤!
还别不拿这些不当回事,别认为您拿了几个奖状,得了几个名次就是权威了。即便是国家级太极拳冠军身上的毛病也多的是。老拳师、正宗传人身上多多少少也都有些毛病的,人无完人。正经的师承、正规的拳法、正规的指导,总体来说病要少得多,伤就少得多。但是追功夫、讲实用的人除外。练苦功夫没有不伤身的!
下面例举练功时的相关不宜人群与注意事项:
1.腰腿痛患者不宜练“站桩”功夫;
在内功修炼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方法叫“站桩”功。从健身的角度来说,是有氧运动的好方法。但是更多的作用是功夫中内功的一种修炼方式。特别是如果步法比较大的话,对腰腿痛病友来说,可能会加重你的病情。人的脚板为什么这么宽大,因为它是用来承受全身负荷的,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来说,如果我们走路,运动,全身的重力都放在脚板上,那么腰部、骶髂关节、膝盖就不承受负荷,就容易放松。所以我们要懂得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道理。偏沉时人体的重力就容易直接放在脚板上,步法比较大的双重步法,则重力必须经过腰部、骶髂关节、膝盖承受负荷,然后才会到脚板上,所以,本身患有腰腿痛的患者练步法比较大的“站桩”功,会加重病情或者难以痊愈。
2.腰腿痛患者练“金刚捣碓”式时不要发力;
陈式太极拳有一个动作叫“金刚捣碓”,这个动作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个招牌动作,其特点就是震脚。也是陈式太极拳的一种练功方式。根据“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该动作“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引发较大的股四头肌力和胫骨近端向前的拉力从而增加前交叉韧带负荷。”是造成该流派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所以,修炼陈式太极拳的病友,在做“金刚捣碓”时,不要发力,否则会加重你的病情!
3.练杨式太极拳必须重视的问题/弓步式;
很多太极教练要求膝盖顶部,俗称“膝尖”与脚尖上下垂直于地面对整齐;弓箭步在杨式太极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基本上占据步法的三分之一。如果练拳中膝尖与脚尖上下垂直于地面甚至超过脚尖,就会“较小的膝关节角合并较大的髌韧带与胫骨夹角和前交叉韧带倾斜角会增大韧带负荷”造成膝关节损伤。这是练杨式太极拳必须重视的问题。
《杨氏太极拳诠真》(陈龙骧、李敏弟:整理李稚轩先生遗书)第4页就明确提出:“每逢弓步式,在前之腿,小腿宜垂直,腿尖向前方:在后之腿还宜伸直,但不可过挺,以稍有含蓄为对:脚尖宜往里扣转约45度,重心落在前脚的是七成,落在后脚的是三成。”
以上明确的提出了两只脚的关系和要求。本人严格按照师傅传承下来的这方面要求练拳三十年,坚持做到“弓腿必有后撑之意”(此亦阴阳之理)!现在膝关节没有任何问题,说明这个理论是符合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学者当细心领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