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就是这样毁掉的!解剖二十四式太极拳
这是从作者博客里面扒了出来的文章,十几年前的东西了。本文乃一家之言,不代表太极疗官方立场。我们重在分享。文章略有编辑,若有任何问题,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武当魏狮点评国家套路系列之一所以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再受到这个套路的祸害,我写下这篇文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来细描这套太极拳。
一、起势毁了。
24式中,起势要求两脚并拢,下按时随着两手下沉下肢半蹲。1,太极拳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顺其自然。你和人对峙时总不会两脚并得像连理枝那么拢吧。正确的做法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这对准确把握身体实时平衡也有相当用处。2,太极拳讲究对拉拔长。也就是上要虚灵顶劲,下要气沉丹田。传统的杨式太极拳的起势是双手缓缓上掤,然后下按。这是外在,内里呢,双手上掤时内意往下,下按时意要向上。下肢不用下蹲,也就是“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虽然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但24式太极拳传授者未能说明这一点,显然有传讹之嫌。
二、揽雀尾毁了。
24式中将揽雀尾放在第七第八式,真是荒谬!“揽雀尾乃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学过推手的都知道,先是定步推手掤捋挤按开始四正,然后再采挒肘靠四隅。一套简化太极拳套路的开头竟然不让我们好好打打基础弄清掤捋挤按,却搞个野马分鬃一手采一手挒,真不知道是我们从小念书要去**小学报名呢,还是直接去参加高考念大学!
来看动作。掤,当时我们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这个动作和野马分鬃一样,就是动作幅度小一点,右手手指是向左,左手则放于腹前”。时至今日,想想真是不知怎么说好了。右手掤,左手辅之。左手放在腹前,如何“辅”?捋就更搞笑,双手往下捋。这个劲我就看不懂是怎么使了?正确的当然是配合着重心的后坐下沉而将对手往左捋!话说回来如果对手个个是武大或我长得比姚明还高往下捋可能也可试试哦^^
三、杨式的长劲毁了。
什么是长劲?就好像传统套路里的三个搂膝拗步一样,一个接一个,重心是不换的。这叫作长劲。24式里最大的一个败笔就是在这中间加了一个重心后移的过程。不担增加了膝盖打坏的可能性,而且也大大地不符合技击的要求。这些人还故作有气势地说这样简单,方便大家学习!这简直就是放屁!是个人都会做!想想看,拳谱中讲“愈进愈顺则愈长”,如果和敌人对打,进攻地顺利当然要乘胜追击。谁会蠢得增加后坐去让敌人喘气的时间啊!当年主席虽然很豪迈地说“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可惜他没做到。他不能,我们能!
四、白鹤亮翅毁了。
当时我记得我还问过老师这招的攻防应用,老师煞有介事地说这招是掤劲。唉~不知道定势的手型是要举手发言还是要干嘛。反正我知道要是人人会举手发言,就不要有太极拳了。这招原来就是肘劲加最后的靠劲,掤劲算他有一点吧,毕竟不是主要的。真不知道这些老师的老师是怎么教的。呵呵,原来弄到最后,祖师爷就是半斤八两。搞什么搞!
五、步序要求毁了。
24式中,倒卷肱是4个,云手是3个。传统太极拳要求云手和倒撵猴、野马分鬃做的数目必须一样且是单数,因为套路中有3组云手,2组倒撵猴和1组野马分鬃,步伐上来看正好能回到原处。虽然我一向不注意打完拳是否回到了原处,但要求总是知道的吧。总得明示一下吧。简化太极拳虽不是传统太极拳,毕竟要对初学者入门有些帮助吧!
六、单鞭毁了。
从揽雀尾到单鞭,本来是个经典组合,却为什么要单鞭之前要向云手一样画个圈?我看不出丝毫攻防含义。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当时在学简化太极时苦苦思索想不出其各招各式的攻守意义,原来原因如此简单,编创这套简化太极的祖师爷不让他有任何攻防意义!单鞭这个动作,用法非常之多。但无论怎样,要点之一,是“双手往复荡动”,还要保护胸口,即“斜走单鞭胸膛占”。
七、蹬脚毁了。
原来我在看一些现在的竞赛套路时就在想,太极拳是被这些人毁了。我还对竞赛套路编创者报有幻想,以为一开始的腿并不是踢得那么高的。因为我知道,不管别的武术的脚踢的有多高,反正太极拳的要求是“腿不过腰”。道理很简单,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腿的力道过了腰就小了。而太极拳对腿的训练,以及不管是分脚蹬脚还是单摆莲双摆莲,都是不过腰的。
八、下势毁了。
原来在看到“下势独立”这一名称时,就很感别扭。原来是把“下势”和“金鸡独立”加在一块的。而这个下势呢,则是很机械地加了一个单鞭的动作。哈哈,看来少了单鞭这个好兄弟,李祖师就不知道怎么对付下势了。所以他折中了一下,很生硬地加了一个勾手的动作。结果是:真难看!我发现有些人的下势为了好看喜欢下得很深,功夫好的臀部简直要碰到地上,结果站起来就显得很吃力。这些人很傻。为什么呢?举个例子,qq的车为什么限制最高速度,不是说他达不到这个速度,而是他的刹车系统只能提供到刹这个限制速度的水平。相同的,不是说不能下得深,下势是蓄劲,关键在后面的反攻“金鸡独立”。你下得去就要起得来!
九、搬拦捶毁了。
一招搬拦捶打成这样,真是死人都要吓醒的!24式中的搬拦捶,是传统套路中撇身捶和搬拦捶的杂交,结果,精华跑掉了。“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歌诀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怎么去用了。想不到24式比85式还大开大合,这招搬拦捶除了引诱敌人来打胸敲腹击裆,我看不出对己有什么用的。按说右手已经把敌人左手搬了吧,自己左手还要往右去拦。拦什么啊?传统搬拦捶右手有两搬,此为护,护中反打就是左手辅右手进行肘击敌人肋部,左手拦,然后右手捶上。这个招法是太极五捶(搬拦捶、撇身捶、肘底捶、栽捶、指裆捶)中用法最为出彩的。当然,用法也很多。或许李祖师特立独行,与常人想得不一样,也是有的。
十、如封似闭毁了。
24式中李祖师极尽全力诱导我们将如封似闭和揽雀尾中的按姻联起来,搞到后来我一度分不清两式的区别。不错,如封似闭是最后是有按一用,但主是要突出“封”和“闭”,传统套路中两手有在胸前交叉成十字,就是这个意思。 十一、气势毁了。把太极拳配上音乐打,估计也是这里原创,以前是没有的。这大大违反了太极拳追求自然的道理!一边打拳一边听音乐就分神了,心不专打拳能打好么?有人说这个音乐很难听。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个音乐不错,口令太难听!什么“白喝亮翅”、“揽(第一声)雀尾”。作孽!!
好好地传统套路里的20个动作被搞成这副样子。那套88式我就更不忍心说了,一塌糊途!传统套路改成这个样子,如果澄甫宗师在世,不知作何感想。杨式太极拳,就是让国家套路毁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