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资讯

中华文圣拳与冯克善研

时间:2020-03-30 12:07:04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卢飞宏

  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手、五步架、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五步神拳、无极道圣道圣拳、八卦拳、义和拳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该拳兴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集中代表,一部中华武学的修炼大典,它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文圣拳主要传承于鲁西南地区、河北南部、江苏北部、河南省东部,在全国其它地区也有众多习练者,它是济宁京杭大运河流域传统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形式,方圆几百里,习练者数万。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拳”、“中华文圣拳”等,该拳在1980年在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宋庄被国家体委挖掘整理,2009年9月2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历史上与中国民间宗教八卦教“反清复明”农民起义和近代史上反帝爱国主义“义和团”运动的联系,倍受让世人所瞩目。特别是冯克善与文圣拳、梅花拳、戳脚的联系引起武术界的广泛探讨。

  冯克善(?—1814),河南滑县人,是天理教(八卦教同教异名)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人物,是离卦教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精通多种武艺,杰出的近代武术家。清代民间宗教与秘密结社盛行,几乎都与武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当时民间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代八卦教尚武传统由来已久,涌现出一大批文武兼备的武术家和农民起义领袖,而冯克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八卦教习练拳棒活动早就引起清政府的密切注意。早在雍正六年(1728年)的一道上谕中说:“闻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庐、凤及河南、山东、直隶、山陕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清世宗圣训》,第36卷)“卦子匪类”,即指八卦教徒。教门中负责“教演拳棒技艺”(武术)的称为武场(外场),负责“念咒运气”(气功)的称为文场(内场)。武场的教徒称为武弟子,文场教徒称为文弟子。文场高于武场,但这种文武之分在具体的活动的中区分并不严格,既习拳又练气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学拳运气”,即是将武术和“念咒运气”(气功)结合起来,成为八卦教传经布道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文圣拳是历史上八卦教的内传功法,传内不传外,在各卦传承分支众多,分布很广。

  冯克善,少猛鸷有臂力,喜舞枪弄棒,任侠仗义,好交朋友。据清《蓝簃外史﹒靖逆记》记载:“嘉庆二年(1797),有山东济宁人王祥教冯克善习练八卦拳,尽得八卦拳之精妙,徒手搏击,数十人无敢近者。”嘉庆五年又向朱召村人唐恒乐学习梅花拳及枪法,唐恒乐的师父是杨炳的弟子齐大壮,冯克善也成为唐恒乐的徒弟。

  据嘉庆十八年(1813)直隶总督那彦成上呈一份奏折《拿获唐胡子由》所附的《唐恒乐供单》称:“据唐恒乐供:滑县朱兆村人,年六十二岁,卖药生理,并不习教。平日会打梅花拳;是同村人齐大壮徒弟。齐大壮说过康熙年间有滑县人杨炳,是武探花,做过京营都司,会打这拳。他是向杨炳学的,齐大壮已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间病故。冯克善是我徒弟,也会拳棒。”唐恒乐传徒甚多,门下弟子武功精绝。据唐恒乐本人讲:“我是滑县东南二十里朱召村人。年六十一岁,长子唐会元,次子唐魁元。我在家开药铺为生,练习梅花拳;嘉庆五年正月内,同县的冯克善来要学拳,就拜我为师。……我并末入过教,我是冯克善教拳的师傅,不是传教的师傅。”唐恒乐于嘉庆十八年(1813)为官府所执,时年62岁。唐恒乐的供词对研究冯克善与梅花拳的师承关系,以及历史上梅花拳与八卦教和义和拳的联系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梅花拳后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靖逆记》又云:“庚午二月,其僚婿滑县库书牛亮臣见克善拳法中有八方步,亮臣曰,尔步伐合八卦。克善曰,子何以知之?亮臣曰,我所习坎卦。克善曰,我为离卦。亮臣曰,尔为离,我为坎,我二人坎离交宫,各习其所习可也。壬申夏四月,滑人有霍云方者,慕克善名,请之往山东德州,与宋跃隆比拳。跃隆遇克善,自以为弗如;命其子宋玉林与之角,又弗如远甚。跃隆遂师事之,入离卦教。嗣后亮臣三子牛文成,浚县人李大成、滑县人熊自华、张九成,俱师事克善。自华、九成等,又各授其徒,党羽渐多,众遂奉克善为离卦头目。”历史上离卦教传拳有五步、六步、八步之分,俱为一家,素有“五步在河(黄河)南,六步、八步在河(黄河)北”之说。在中国民间传统武术中,历史上有很多拳种与八卦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冯克善入离卦拳很晚,时间在嘉庆十六年(1811)三月,其入教师父即拳棒师父王祥。据《军机处录副奏折》嘉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冯克善供词记载:“……掌离卦的郜二,山东东昌府城内人,系现已病故王充之师,王充系王祥之师,王祥即我之师。”此中郜二应为郜添麟,即高道远。郜添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由河南商丘老家迁至山东聊城(即东昌府)东关外开首饰店,并继续传八卦教,充任离卦长。郜添麟死于嘉庆十六年(1811)六月。王祥于嘉庆十六年之前为离卦分支武卦主,精通文圣功,是离卦教的重要代表人物。冯克善加入离卦教后,被推为离卦分支武卦主,管武场。到“癸酉之变”前夕,冯克善手下已有三百多名弟子,多掌握在其徒弟宋跃隆、高玉爪、赵步云手下。冯克善弟子虽然不多,但多习拳棒,是八卦教起义的骨干力量。

  乾隆二十九年(1774)王伦清水教(八卦教同教异名)起义像一颗划过天穹、迅疾消失的彗星,它是在清王朝前期鼎盛之时爆发的,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次不小的震动,它给中国末代封建王朝敲响了晚钟,让紫禁城在如血的夕阳中失去了往日的威严,预示着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风暴即将到来,从而拉开了下层民众武装反抗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序幕。四十年后,京畿地区及直、鲁、豫三省爆发的林清、李文成、冯克善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则是一股久已在地下涌动、喷薄而出的炽烈岩浆,是一场燎原烈火,一场旨在推翻清政权、进行土地和财产再分配的农民起义运动,在中国民间宗教反抗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八卦教众多支派中,离卦、震卦、坎卦都是实力雄厚、影响较为深远的几支。在嘉庆十六年(1811)经京畿林清坎卦教与河南李文成震卦教的多方筹划,华北地区部分震卦、坎卦、离卦教教徒逐渐重新联合起来。在此逐步联合的过程中,在豫北和山东部分地区兴起了一支以冯克善为首的离卦教支派,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嘉庆十六年(1811)九月,林清第三次赴河南联络八卦教,从而形成了以河南李文成震卦、京畿林清坎卦、山东冯克善离卦三卦合流的八卦教起义组织,从而最终导致了癸酉年八卦教具有历史意义的农民大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以林清为领袖的八卦教徒发动京师攻打紫禁城“癸酉之变”起义失败后,林清被捕英勇就义。清政府对大兴、通县一带的八卦教、红(弘)阳教徒镇压及缘坐七百余人。而此时在直、鲁、豫三省八卦教起义却如火如荼展开了,底层民众用自己的手描绘了另一幅慷慨悲壮的历史画面。以李文成与冯克善为主要领袖的直、鲁、豫三省天理教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军与清军浴血奋战,坚持了近三个月之久。特别在河南道口、司寨、滑县等地与清军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血战中,李文成在司寨阵破后举火自焚,八宫王全部战死,百姓及战士死者达七八万之众。冯克善、牛亮臣、徐安国等被捕,其三人于嘉庆十九年(1814)正月十二日嘉庆皇帝亲自审问,廷审后,因“情罪较各犯尤为重大”,被“痛加脔割”,英勇就义。天理教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有力地鼓舞了各地民众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斗志与决心,他们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农民起义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冯克善武术造诣深厚,其离卦教和文圣功传承郜添麟——王充——王祥——冯克善,是历史上文圣拳武学另一分支传承。郜添麟是郜云龙的四世孙,即郜云龙——郜晋中——郜从化——郜建福——郜添麟。文圣拳由山东省嘉祥县黄垓镇井庄杜恒信(1756—1838)先师传遍运河两岸,大江南北,“时被晋、冀、鲁、豫、皖武术界称拳师,弟子八百,名扬四方,誉贯五省”(杜氏家谱);其时民间传有“南京到北京都是杜家兵”之语,又有“五步架子,白莲教,皇上听了吓一跳”之说。“五步架子”,就是指现代流传的文圣拳。早期传承刘奉天——郜云龙——杨四海——杜恒信。杨四海(1714—1784)是离宫兑卦,杜恒信为兑宫乾卦。从杜恒信至现在杜家传承人杜仲山(1948年~)离时六世,即杜恒信——杜玉珍——杜广穆——杜金房——杜学颜——杜仲山。冯克善对文圣拳后世习练者影响深远,其英雄壮举为后人所敬仰。冯克善梅花拳传承杨炳——齐大壮——唐恒乐——冯克善,他也是梅花拳传人。另据有关记载,戳脚流派的形成也得益于清代(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农民起义,与起义领袖之一冯克善有关。相传冯克善曾在河北省饶阳县、深县、蠡县、固安县的几个村庄授艺,并以古传戳脚内容为基础,又借鉴了太极、地躺、八卦、形意等流派的内容,丰富、完善并发展了被后人誉为“北腿之杰”的戳脚,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拳系——戳脚门。冯克善又被尊为戳脚门的主要创始人。

  2020年3月25日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研究著名学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120万字的武学巨著。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