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超人”民间武术家
李人超当年练武使用的武器
李人超
人物简介
李保安:李人超儿子,李家第三代传人,1943年生于肥东县长临河镇李家疃,跟随父亲学武学医,上世纪80年代到合肥义城镇开设医馆武馆。
李保安继承父业从事中医
李保安也有一手好武功
巢湖岸边的肥东县长临河镇,有一个名叫李家疃的村庄,在这个200余户的小村庄里,曾诞生过一位远近闻名、集医术和武术为一身的大师级人物李人超。他不仅医术在当地名闻遐迩,其武术在当时的全国武术比赛中也获得过枪术第二名的佳绩,在李人超老先生去世后,国家武术协会还派人来到李家疃村,把他所练的武术录像,绘成书籍特别是枪术要重点保留推广。日前,老人的儿子李保安为我们讲述了老人传奇的一生……
子承父业
我的父亲叫李人超,字逸山,家中排行第三。不过,说我父亲的故事,首先就得提我的爷爷李振帮。
我的爷爷因为家境贫寒,年少时便背井离乡到外面去闯荡,在当时的省政府所在地安庆落下了脚,做小本生意。由于他的勤劳、睿智,生意也逐渐兴隆。随着生意越做越好,麻烦也接踵而至,他常常受到横行在街头的地痞流氓们的欺负。
但由于忙于生意,又人在他乡,势单力薄,加之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只好忍气吞声。有一年,我爷爷生了病,久治不愈,耗费了大量钱财,使得家境逐渐处于窘迫状态。忽一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要饭至李家门前,尽管家中已十分贫困,但我爷爷不曾考虑就给些银两并叫老者在家安度晚年,免得四处流浪。老者见状十分感激,遂打开行囊,取出些草药叫人煎给我爷爷服下。爷爷十分感动,便将老者留宿在家,安排些杂事,老者在劳作之余,指导爷爷每日习武学医。经过一段时间精心医治,爷爷的病痊愈了,于是他决定舍弃商务,专心跟随老者学医练武。由于勤学苦练,加之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学有所成。几年之后,老者告别了我爷爷及家人回老家山东。爷爷也从安庆回到合肥开办医馆,取名《志德堂》。爷爷行医不讲报酬,只是一心治病救人,并教人习武强身,不久,《志德堂》医馆名扬庐州、三河一带。爷爷不仅医德高尚而且贫穷人看病分文不取,所以口碑极佳,为世人尊敬。
我父亲是爷爷很喜欢的一个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爷爷就让他在一套四合院里,专心习文练武。为了提高技艺,爷爷不惜代价,请来文武老师单独指教,他很少出门,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出来走走。爷爷对父亲的要求极为严格,不仅习武、学医,还教他为人处世,以忠厚为本。爷爷的严格教育和培养,为父亲日后成为名医和武术家奠定了基础。大约父亲16岁时,经习武的同行举荐,参加了当时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举获得枪术银牌,在全国引起轰动。
父亲习武门子杂,投师多,加之自身精明,善于取长补短,使得他的武艺自成一体。李家过去还是武术世家。那个时候,他大约只有几岁,来李家教武术的师傅当中,就有山东的王占昆、清末民初的武术大师唐殿卿等等。当时李家的武术器械多得很,几乎是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
低调的武术“榜眼”
父亲平时功夫不外露,只有其他民间武术高手来李家切磋武艺或节日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他会主动出来表演。一般情况下,每年春节期间,正月十五左右,在李家祠堂门口,都甚是热闹。许多人曾亲眼看见他伸手就能够抓住飞行的喜鹊,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只说是手、眼、身同时发功,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有一次,有人故意策划,想见识一下他的功夫到底有多深,于是把他家中的大门锁上,然后叫他出来。当锁门的人刚转身到门口,父亲已经在大门口等着他们了。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强身健体,父亲在村中创办了一所武术训练班,开展武术学习活动,让自己的弟子们义务当教练,每天晚上都有许多村民在培训班里学。武术培训班不仅面向自己的村庄,还正式对外吸纳学员,吸引了许多村外的村民来培训班里学习武术。就连圩外、南淝河对岸的大圩乡以及巢湖岸边的中庙镇也有许多年轻人前来学习武术。他们白天做活,晚上习武,每天晚上都要到十一二点钟才回去。
父亲常说,习武要讲究武德,主要是强身健体,不准任何人在外面闯祸。他一生中,总是干一些对群众有益的事情,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有一年,我家祖上的坟茔在临近的一个村庄因故被挖。消息传过来后,在培训班习武的后生们个个虎视眈眈,要求去那个村庄讨说法。父亲得知情况后,强行把他们压了下来,然后,自己一个人悄悄地去了那个村庄了解情况。问明情况后,得知祖坟被毁的事原来是临近村庄的人并不知道祖坟是李家的,以为是无主的坟茔,挖过之后,才知道是李家的,所以,就主动传信通知李家。那个村庄的人表示:早知道的话,是会请李家自己去安置的。问明因果之后,父亲非常理解对方的做法,又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村庄。
父亲不仅武艺高强,一手字写得也非常出众,号称文武一家。他的记忆力也非常强,许多拳书、拳谱,都能够一背到头,全凭的是记性。
行医救人
爷爷去世之后,父亲继承了老人家的遗志,兢兢业业,把《志德堂》精神发扬光大,开设武馆,免费教村民习武强身。那时的医疗条件很差,交通又不方便,骨伤科病人就医更难,许多病人都是从外地用担架抬来的,遇到家庭困难的病人,父亲不但分文不收,还招待病人及家属吃饭,甚至给些生活费用。对老弱病残者,父亲就安排时间到病人家里给予治疗,有的来回要走一百多里路,也从无怨言。
父亲在当地,威望很高,村里村外所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三爷”一到,所有的矛盾都会很快化解。平时,他多次参与村里的大事小事处理,却从来不在人家去吃一顿饭。在李家疃这个地方,不管是谁,只要有困难,李家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父亲还用手书写,出了一本书,全是关于医德方面的内容。后来,这些医德全部被我们传承了下来。他的孙子、我的儿子李国煌,虽然在县城行医,但也经常自己花钱开车回乡下给乡亲们义务看病。
1973年8月份,原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庭庭长杨锦章先生,患腰椎间盘突出,不能行走,父亲每天给他复位按摩。经过内服中药和外敷,两个多月后痊愈。杨是得病后,在安医、省立医院、合肥一院,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无效后,才到我们大队诊所的,出院后赠送锦旗一面表示感谢。
1974年3月份,中央冶金工业部、甘肃省兰州市307冶炼厂冶炼车间主任张学高同志,患有胸椎和尾椎突出及弯曲,在外地经多方治疗无效,来到诊所,经父亲亲自为他治疗,通过中医推拿和内服中药,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胸椎和尾椎骨头全部复位、矫正,痊愈出院,没有复发。
六安市针织厂制造车间主任王仲文,患有胸椎突出弯曲症,当时,整个胸向左边弯曲20多度,走路时身体向左偏离驼背,是被人抬到我们这的。住院时间是1973年6月份,父亲诊断后拿出治疗方案,经过4个多月的治疗,整个骨骼全部治疗复位,不弯曲,不驼背,高兴地回厂工作。
李家疃的诊所虽说只是大队办的,但是,却能吸引来全国各地的病人。特别是创办初期,没有住院病房,许多群众家中都住上了病人。来这里看病的都是冲着父亲的医术来的。
思想进步的一家人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父亲看到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真正为贫苦大众闹翻身、谋幸福的军队,坚定了他紧跟共产党的决心,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亲弟弟李天觉送到了部队,参加了解放军。他的弟弟李天觉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战役,后来又转战到朝鲜战场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多智多谋,多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战斗任务,为整个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战功,被部队授予二等战功,获得二等战功奖章,回国后,积极参加部队建设,被任命为武汉军区某政治部主任。李天觉一生勤俭,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大部分工资都交了党费。
1949年,在渡江战役前期,许多解放军战士驻进李家疃,在村子的大河圩塘里训练渡江战术,我家也住了二十多位解放军战士,后来把连部也设在我家。父亲把家里最好的房子让给解放军住,最好的工具给解放军用,对他们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地关怀。解放军战士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训练之余,帮助老百姓打扫院落,帮收帮种,军民团结,亲如一家。
解放后,随着国家建设需要,部队也需要大量人才,父亲又把大儿子、我哥哥李保定送到部队,报效祖国。当兵前,哥哥已经在乡医院工作,医术精湛,到部队很快被重用,成为医疗骨干,后被任命为南京军区某野战医院院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许多地方仍然缺医少药,哥哥利用探亲回乡之机,积极为村民防病治病,当时患小儿麻痹症的儿童较多,他每次回来,都有许多家长带着患儿慕名前来请他诊治。我父亲也非常支持,积极做好后勤,所有病人分文不取,还提供食宿,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父亲感觉到自己开医院已经举步维艰,明智的他,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就把《志德堂》医馆划归为集体所有制,成为大队诊所。自己仅拿一点微薄的工资。诊所还请了西医,为村民防治一些常见病,收入全归集体,用于公益事业,为民造福,村里用医院赚得的钱,修了公路,盖了排灌站等……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周边群众非常悲伤和难过,他们甚至难以接受这个现实。遗体告别的时候,上千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深深缅怀这位民间医学家、武术家。在父亲去世不久,国家武术协会派人来把他所练的武术录像绘成书籍,特别是枪术,要重点保留推广。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父亲一生历经坎坷,清贫如洗,但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一直是我们的传家之宝,他未竟的事业,作为他的子孙,我们一直在努力去完成。那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我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行医,我们势必将李家的精神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