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人物

象形拳艺,独领风骚的周根发

时间:2020-03-25 15:35:47 来源: 中国武术在线 作者:郝凤岭 

  戏称“熊孩子”的周根发先生,1953年生於上海,自幼身材矮小,却酷爱武术,模仿动物学拳,猿耍鸡啼,嬉皮嗜闹,直至废寝忘食地步。

  周根发先生幼小受到舅公徐熬顺的武术启蒙教育,7岁时在上海复兴公园向“斜头”王鹰老师学练武术,重点习练“鹰拳”。同时,经邻居介绍,并由舅公带领,去大世界附近拜见了京剧大师张英杰(盖叫天),得到了盖叫天前辈多次指点的“猴拳”、“醉拳”等,其后,盖叫天前辈推荐与他同台演出的张老师(女),继续负责传授、指导周根发的“象形拳”。

  1975年向侯长信老师习练“螳螂拳”。

  1976年插队时担任江西宜春地区武术比赛裁判员。

  1976年江西省奉新县澡溪公社中学体育老师兼武术教练。

  1977年担任江西省青少年武术比赛裁判员工作

  1977年至1978年在江西省宜春一小任体育老师兼武术教练。

  1980年至1992年,参加上海市武术大赛,多次荣获鹰拳等象形拳的第一名。

  1990年荣获上海市“十佳武术运动员”,排名第3位。

  明志于心、淡泊如水的武术名家周根发先生,虚心好学,不遑多让。

  小学时代,绍兴人的父母亲是戏迷,经常带他去大世界或者大舞台去看武戏,他很着迷,细心、尽情地观察舞台上演员的各种演技,回家后,像“着了魔”似得,挑灯夜战翻跟头、爬门框、练扫趟腿等。周根发的“扫荡腿”,在卢湾区光华小学很出名,成了同学们的“偶像”,都向他学习练武。小学五年级时喜欢摔跤,随鲁班路家附近的摔跤手学习摔跤,终于苦练成行。

  周根发先生去江西插队时,边务农边练武,当时他放弃了上调工矿企业的机会,努力在江西当地传播中华武术,特别是“象形拳”,在中华大地上扎下了古老的根。他舍弃殷实舒适的生活,却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的去为弘扬中华国粹,做一个“苦行僧”、一个“传道士”,足以体现出他崇高的思想境界。

  1972年因病回上海,又开始练武,孜孜不倦,勤学苦练,每天凌晨2点起床苦练,重新从太极拳练起,南拳,脱铐拳,醉拳、猴拳、鹰拳等,在当时上海肇嘉浜路及复兴公园极为出名,慕名而来的许多武术爱好者纷纷向他学习。周根发先生去江西插队的徒弟涂善鸿到上海找周根发学象形拳,而今已成为江西有名的象形拳拳师。

  1983年,周根发作为“上海工人武术队”的队员,在秘书长兼教练邓福鑫老师的领导下,经总教练郝鸿昌老前辈的指点,多次荣获上海工人武术比赛的好名次。同时周根发将猴拳、鹰拳、虎拳、蛇拳、醉拳糅合在一起,进行混搭,成为“五象形拳”进行比赛,获得武术界的一致好评。此期间多次参加“上海气硬功表演团”去外地表演,其中一次是“上海工人武术队”组团去浙江新昌武术比赛,也荣膺“象形拳”比赛的第一名,并赢得坐满3000人体育场的满场喝彩。

  1990年周根发先生荣获上海“十佳武术运动员”排名第三位,“新民晚报”、“文汇报”等各种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蔡鸿祥老师也特别关注周根发的“猴拳”及“猴棍”,多次向上海体育宫、海内外的武术迷,着重介绍周根发的“象形拳”。一代国术大师王子平女儿王菊蓉教授,非常看重周根发先生的“象形拳”,再三叮嘱周根发先生要学好英语,将来在美国发展、弘扬中华武术。后因周根发先生的一次车祸,在床上静养了十个月,错失了王菊蓉教授的赴美教学之邀良机。周根发先生虽然经过一次意外车祸后,在留下的残疾等后遗症情况下,却长期坚持锻炼,至今63岁时还能拿大顶倒立2分钟。

  象形拳,是一种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人物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结合武术的动作,模仿动物或人的某种动作特征为主。主要有猴拳、鹰爪拳、蛇拳、螳螂拳、醉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铐等。象形拳分“象形”和“取意”两种:“象形”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取意”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根发先生满怀信心地对笔者(郝凤岭)道:“今年是猴年,特别想起自己小时候跟小舅公去复兴公园及大世界向“盖叫天”门派练“猴拳”的情景,作为中国武术的一个门类“象形拳”,具有其特色,虽然习练难度很大,所以更要传承光大。我们坚信中华武术明天会更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作为中华武术时代发展的亲历者、记录者、见证者,让我们一起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为武术春天的到来、而不懈努力。

  武术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花好枝!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