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科技

中国「功夫电影」往事

时间:2020-10-28 15:54:11 来源: 凤凰新闻 作者: 易货资讯

  文章来源于 一起拍电影

  不知不觉,《叶问》这个千禧年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系列功夫电影IP已经画上了句号,而甄子丹也宣布自己未来将不再出演功夫电影。十多年前,黄百鸣力排众议签下甄子丹,将叶问这个角色交给他,大家都觉得功夫片的春天就要来了。谁都不会想到,《叶问》系列会是中国功夫电影最后的荣光。

  如今拍一部中国功夫电影,是一个奢侈的愿望。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功夫电影还是走到了如今这个节点,在数次潮起潮落后终作唏嘘,留给中国电影一个落寞的背影。

  有别于刀光剑影的武侠电影,功夫电影讲究一板一眼的招式、拳拳到肉的细节,演员没有武术功底不能胜任角色要求。曾经的功夫电影不仅是中国最亮眼的一张名片,也是国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养分,那些耀眼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平凡少年的梦里: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洪金宝、元彪、甄子丹……

  目送一个时代远走,莫忘它的来路:功夫电影从五十年代的香港一路走来,带着国人的骄傲漂洋过海,经历了九十年代鲜花着锦,在“南拳北上”的浪潮中走向了多元,也走入了困局。

  如今在甄子丹的那句告别中,我们隐约听到了一个时代落幕的声音。

  80s-90s,功夫电影的缘起与鼎盛

  功夫电影,最早来源于香港。

  上世纪40年代末,香港电影工业开始复苏,不少电影工作者从内地南下,造就了香港电影的初盛。广东是武术之乡,南派武功在广东可谓源远流长,洪熙官、黄飞鸿、叶问等宗师相继在此发扬光大,这也为香港功夫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养分。

  1949年,粤剧名伶关德兴主演了《黄飞鸿正传》,他在电影中使用的南派功夫,在当时的电影界自成一门,反响极大,开辟了中国功夫电影的先河。整个50年代,《黄飞鸿》系列电影一枝独秀,关德兴也成为黄飞鸿的最佳代言人。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955年,香港街头,一个少年在当地帮派冲突中受挫,转而到油麻地利达街武馆拜师学习咏春拳,自幼习武的悟性加上坚持不懈的韧性,他得到宗师叶问的亲授。少年便是李小龙。

  在李小龙进入好莱坞前,功夫电影一直是好莱坞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年轻的李小龙,带着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的傲气,在《精武门》中一脚踢碎了那块“东亚病夫”的牌匾,同时也把世界对华人的固有偏见踢地粉碎。

  他在功夫电影中自由舒展的体态,刚傲不屈武人灵魂,在当时各类思潮并进的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由他主演的《龙争虎斗》仅投资80万美元,最后全票房达到了惊人的 2.3 亿美元。

  到了《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对武术的理解已至臻化境,以自创截拳道打败对手,为后世流行的搏击比赛尊之先驱;

  1973年,李小龙溘然长逝。他烟花般短暂又绚烂的生命,成为了好莱坞黄金年代的一道缩影。

  1976年,因李小龙引发的风潮,大洋彼岸的一位功夫青年将自己名字改为“成龙“,当然这改名背后,寄托着当时嘉禾电影公司培养“下一个李小龙”的希冀

  由于出身自京剧与功夫并长的元家班,成龙将京剧功底融合在动作中,由他出演的电影处处透着灵动与诙谐。1978年的《醉拳》,成龙饰演的黄飞鸿一改功夫片中肩负民族大义的英雄形象,年轻气盛,四处惹是生非,影片问世便取得了空前成功。

  成龙个人风格最为突出的电影是《A计划》。片中他与师兄洪金宝、元彪一展身手,钟楼跳跃、单车追逐,出身入死后云淡风轻地来一句:“这下我总算知道万有引力是存在的了。”难以想象第一次看到此情此景的观众有多胆战心惊,这个大鼻子小个子男人是在拿命拍戏啊!

  《A计划》拿下了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成龙自此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八十年代,由他主演的《龙少爷》、《警察故事》、《龙兄虎弟》以及与师兄洪金宝合演的《福星》系列电影接连大爆,奖杯与名声一齐砸向了这个乐观又拼命的小子。

  成龙早在1980年时便尝试打入好莱坞市场,然而他首次进军国际的作品《杀手壕》却票房惨败。真正令他打入国际市场是1994年拍摄的《红番区》,这部影片在美国上映时创下高票房纪录,继而接下了《尖峰时刻》,亦在国外拿下票房佳绩。

  而成龙本人觉得只有香港,才是他的演艺故乡。1992年、1993年,成龙分别凭借《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重案组》拿下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影响力达到巅峰。

  1992年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另一位年轻的影帝候选人铩羽而归。不过,彼时的他才29岁,还不知道即使失了影帝,未来还有无数的可能在等着他。他是李连杰。

  事实上,成龙的出道路途并不顺利,甚至演艺中途一度被冠以“票房毒药”的称号,相反,李连杰凭借《少林寺》出道便名声大噪,在他与归国武侠导演徐克合作了《黄飞鸿》、《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后,势头更为迅猛,当时传言称其片酬达到了百万级别。

  李连杰正统武术运动员出身,武人范儿颇正,无论是演喜剧片还是爱情片,都透露出铁憨憨似的耿直,这点也被徐克所挖掘。黄飞鸿与十三姨,一个正派武人,一个留洋白富美,两者相遇,趣味相生。

  彼时,国内的功夫喜剧片已经被成龙等人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几乎是当时市面上主流的电影形态。成龙之后,李连杰也赴美发展,接连几部影片同样奠定了自己“中国文化符号”的地位。

  中国功夫电影在这两位风格不同的功夫巨星助推之下,兼容并蓄,百花齐放,警匪、喜剧、爱情、枪战等元素在功夫片中找到了极佳的生存土壤,影响深远足以成为年代记忆。不少影迷将之视为自己的“电影启蒙”,与黑道片武侠片的地位不分伯仲。

  然而,就在成龙和李连杰相继“发光发热“的时候,香港电影却开始渐渐走向下坡。

  九十年代末,香港逐步对美国电影放开门槛,美国电影也逐渐取代港产电影成为主流。功夫电影则陷入了糟糕的局面,粗制滥造蔚然成风,再说观众看了几十年的武打招式,光是《黄飞鸿》系列就拍了不下上百部,最终还是会厌倦的,好莱坞电影提供了另一种观影可能,奇观新鲜程度是功夫电影不能比的。

  彼时,一场震荡亚洲的金融风暴袭来,令香港经济雪上加霜,流入市场的资金也开始枯竭,港产片制作数字从1990年代初的每年超过200部,下降至约100部。

  至此,功夫电影开始在影坛逐渐暗淡。

  千禧年,功夫电影的二次“潮涨”

  功夫电影的二次潮涨,千禧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99年,《黑客帝国》的出现给了世界极大的震惊,作品中超前的世界观与精致的打斗特写,为评论界所津津乐道。负责《黑客帝国》动作指导的是中国著名武指袁和平,而香港动作演员邹兆龙更是以重要角色参演续集。

  在好莱坞,对中国功夫同样着迷的还有昆汀。昆汀毫不讳言自己是李小龙的粉丝,是实打实的中国功夫片爱好,电影《杀死比尔》随处可见对功夫片的致敬,乌玛·瑟曼甚至上山拜刘家辉饰演的白眉道长为师。这系列作品的武术指导同样由袁和平担当,中华第一武指从此成为世界第一武指。

  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横空出世,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四项大奖。这部含有功夫元素的武侠电影,被后世称为“早期香港功夫片原始文化精神的神勇回归”,填补了华语电影中消失已久的功夫身影。

  在今年的平遥电影展大师班现场,张艺谋谈起当年一段往事。《卧虎藏龙》问世后,他本想打消拍摄《英雄》的想法,江志强找到他,跟他说:“拍!现在市场很好,机不可失,国外都愿意买。”并问他要不要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来演,当时这些人都已是如日中天的巨星,张艺谋连想都不敢想,但江志强帮他搞定了。

  后来张艺谋说,还需要一位配角,江志强又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那个人是甄子丹。

  参演《英雄》前,甄子丹事业正在低潮期,同样只身闯荡好莱坞却未能有前辈的成就,更多时间是隐身在幕后担任动作指导——1992年的《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中“布棍”打斗桥段,便是出自甄子丹的想法,而袁和平是他的恩师。

  毫无疑问,他在台前幕后都是有天分的人,其自导自演的低成本动作电影《战狼传说》、《杀杀人、跳跳舞》还在获得了评论界的认同。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香港本土电影工业折戟后,香港导演开始陆续北上,于内地寻求更广阔的的市场,内地资本也开始在香港动作电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然在享受内地政策优惠与资本红利的同时,必然要作出某种妥协。

  受制于内地审查制度,许多导演放弃警匪、犯罪、惊悚等题材,转而投向功夫电影、古装电影的怀抱。市面上陆续出现《七剑》、《霍元甲》、《投名状》、《杀破狼》、《男儿本色》、《导火线》等电影,背后的信徒是杜琪峰、陈可辛、叶伟信、徐克……

  《叶问》就是在这样时代下诞生的。“子丹心里很清楚,他必须要等拍了《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后,才能敢演叶问,打咏春。”《叶问》导演叶伟信说道。

  遇到叶问时的甄子丹,已经45岁了,与他同年的李连杰早已大红大紫。命运的机缘姗姗来迟,他幸运地抓住了,这一“抓”,继而也成就了他的时代。

  “以前我签甄子丹的时候,那些老板都等着看我笑话,说‘神经病,为什么签他呢?他要红早就红了’。”黄百鸣在功夫电影周上谈起曾经那段往事。与其说是“叶问”成就了甄子丹,不如说是甄子丹将这位隐匿在李小龙光环背后的宗师带到了大众面前。

  当年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中展现的民族大义,在《叶问》中得到了回归。虽然依旧是比武、打擂台、打洋人等传统元素,但甄子丹成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叶问,他身上流淌的并非少年人的血气方刚,而是东方习武之人的谦让与宽厚。

  尽管第一部《叶问》成绩没能进入年度票房前十,但等到《叶问2》上映时,已经进入了当年国产电影票房榜第五名,与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比肩。《叶问》这个IP也顺势发展了下去,成为2010年之后最有价值的功夫电影IP。

  不过《叶问》之后,纯正的功夫电影也就到此为止了。古装缩水、题材单一、人才断层打成了一个个死结,在好莱坞用《功夫熊猫》也反夺中国市场后,曾经无往不利的功夫电影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连甄子丹也承认:“中国的功夫片领先世界,是靠真正的拳头打出来的,如果按照这种形式下去,我们肯定会被超过的。”

  据说袁和平在好莱坞担任武指时,被要求展示许多招式,这些招式也无一例外被收录进电脑,成为日后好莱坞动作电影的素材。

  2010s,功夫电影“日落”时分

  在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功夫电影回到了最纯粹的形态——讲功夫本身,而非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

  2013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上映。影片中,叶问面对的问题并非民族尊严,而是民国武林的兴衰离合。同样将背景设置在民国、由徐浩峰导演的电影《师父》,南派咏春传人陈识面对的也是大势已去的天津武行。

  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功夫片这个种类,曾经功夫片承载的民族大义与国仇家恨,对于这个新时代来说已是老调重弹,对于它想要撩拨的情绪,观众也可以冷静地作出判断了。新一代观众对于英雄的想象早就从黄飞鸿、陈真、霍元甲、叶问,变成了漫威超级英雄,拳拳到肉远不如灭霸一个响指来得痛快。

  在这样的时代中,仍然执着地想要用中国功夫打动观众的人是不是有点天真?

  吴京是个幸运儿,但其他人未必这么幸运。吴京是从香港电影末路时期一路走来的,从香港到内地,从配角到主角,蛰伏了许多年。回到内地之后,他便一头扎进军事题材影片的拍摄中。

  当年他想拍《战狼》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觉得题材不会有市场。但最终5.45亿票房却证明,他确实找到了中国功夫在当下最好的类型载体。直到《战狼2》问世,当年那个唇红齿白的“功夫小子”,把自己熬成了皮肤黝黑的硬汉。

  功夫片发展到当下,从曾经的一个类型,变为了点缀其他类型的元素,在《战狼2》中,“功夫”已不是最重要的看点。

  所有功夫演员需要面对的终究是身体与时间的赛跑。

  前不久,甄子丹在接受媒体“第一导演”采访时,说自己“解脱了”,这个曾经因跳起来在空中连踢5脚而名震武术圈的年轻人,已经不得不服老了,积年的伤病使他无法继续高强度的动作戏;

  李连杰在这几年中明显减少了拍片产量,他上次露面是在马云的情怀短片《功守道》中;

  成龙依然在以每年2-3部的速度拍电影,坚持不用替身,他在电影中的动作戏份明显减少,打斗也不再花哨,每个人都能感觉,英雄已经迟暮了。而曾经的元家班“七小福”,除了洪金宝、元彪、元华,其他基本已半隐退,而这几人近年也较少担任主演。

  老牌动作明星敌不过时间,功夫电影一脉后继无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成龙多年前就在业内物色人选组成“新七小福”,也未能真正走入观众的视线。与老牌动作明星一起衰老的,是曾经叱咤全世界的功夫电影,几乎所有人都默认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月初的海南岛电影节论坛上,美国演员伊桑·霍克表示自己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拍一部中国功夫电影”,他不知道,即便是在中国,这个心愿也是奢侈的。

  “再美好的东西也有日落。我不拍功夫片,还可以拍警匪片、动作喜剧片,只不过,我觉得功夫片足够了。”甄子丹说道。

  武林虽已逝,但它曾经带给国人的震撼与感动,将永远珍藏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