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科技

健身气功——大舞功法源流

时间:2019-12-23 12:00:43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全球功夫网

     “大舞”一词源于罗泌的《路史》:“阴康氏之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闭,人既于内,腠理滞著而多重膇,得所以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谓大舞。”在汉代《尚书》里也有习练“宣导郁淤”“通利关节”的“大舞”或“消肿舞”的描述。《吕氏春秋•古乐》:“昔陶堂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拥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黄帝内经》:“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起病度萎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从以上文献资料的记述中可知“舞”与“导”直接相关,“舞”“大舞”都属于“导引”的范畴,具有相同的功能。

        除有关“大舞”的直接文献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人物中“舞”之特征和较多的“舞”之动作,也是编创健身气功•大舞的重要史料。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与古代气功有关的“舞”纹彩陶盆。彩陶盆绘有几组人物“舞”的形态,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经测定彩陶盆属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中国古代的原始崖画、壁画、帛画等记载了丰富的“舞”元素。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及其乐舞,蕴含了乐舞的多种形式,为研究原始“舞”之图画,均说明了中华名族祖先先运用“舞”的信息全面而丰富,为研究和编创健身气功•大舞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启示:第一大舞产生的时间是唐尧时期,唐尧至今约有5000年历史;第二,大舞产生的地点是中原地带;第三,水道壅塞,不行其原,这种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民气郁阏,筋骨瑟缩不达,是大舞产生的重要原因;第四,解决民气郁阏、筋骨瑟缩、腠理滞著的方法是以“舞”宣导,以通利关节;第五,利于宣导之“舞”才称为“大舞”大舞是有意识地、自主地进行的身体活动,以达到促使某些疾病康复的目的。第六,以舞宣导,内容是宣和导,宣是宣发、发散、升发、展开之意,导有导引、疏通,使其恢复之意。
几天编创健身气功•大舞立足于气功健身,突出“通利关节,以舞宣导”的特点,应用升、降、开、合的肢体动作,配合呼吸、意念,调理脏腑,疏通气血,培补元气,康复疾患,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这既是对5000年钱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通过研究得到的这些共识,为编创健身气功•大舞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