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景点

人以气为命,武以气为功,气以咽为养!

发布时间:2020-05-13 11:25:32 来源: 武博网 作者:孙玉奎

气以咽为养

气以直养而无害

  庄子曰:“”,直者,咽气直达脏腑也。人的进气之路有四:呼吸道、食道、肛肠、汗腺。直顺无碍者,食道为最。古人讲“食气可以养肾、可以长生”。;古人“辟谷”时不吃不喝,也是靠咽气活着。“气以咽为养”先人早总结出来了。

  ​《内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肺气弥漫如雾;中焦腐化如沤;下焦排泄之道如渎。如沤、如渎都需要有空气参与发挥。上焦不能直接输气到中、下焦,得通过血液间接输送,所以游离之气只能从食道而来,这个作用不能小看。

  人在胎儿时,就有不断的吞咽动作,吞咽同吮吸(合拢嘴唇吸取)。“吞咽”是人生第一先天,且能启动其他的先天功能。人在一天中(包括睡眠),大约要有600多次吞咽活动。吞咽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与脑桥交界处,与大脑有广泛的联系,具有健脑补髓的功能。所以说“吞咽”是后天返先天的第一要功。

  大型猛禽和天鹅有“双重呼吸”的本能,即一次吸气有两次气体交换,本质是吸气的再次利用。所以能在九千多米非常稀薄的高空中飞翔,且能长寿。龟、蛇等动物长时间不吃东西,也是靠“咽气”活着。鸟类、蛇、龟等和人有远祖的全息关系,人之咽气也有吸气再次利用的机制,只是深深地潜藏着而已。

  咽气为养,在于吞气时闭嘴哏牙,舌顶上腭,用喉吞气,令气入口,再进入气管;咽气时,闭口落牙,舌抵下牙根,咽气入食道,直至胃肠系统,达到再次利用的效果。《内经》认为“上牙是天,下牙是地;舌尖是心,舌根是肾”。所以吞咽能起天地交泰、心肾既济的作用。平时多做吞咽运动,可以成倍地增加胃肠系统内的游离气体,有利肠胃蠕动,和直接被吸收参与生化。

“吞咽”是上下相通、大周天循环的秘笈。

  “吞气”上与太阳穴六阳交会区、手三阳井、原区,下与尾闾肛门与内踝大小趾足三阴区都有全息感应关系;“咽气”上与心、肺、肾起止穴、手三阴井、原区,下与命门、欢跳三角区和外踝、足三阳井穴区也都有全息感应关系。

喊“哼”时是“吞气”,喊“哈”时是“咽气”。肠胃增加了空气,也增加了能量的释放。

  ​都知道打哑巴夯容易疲劳;喊着“哼哈”的号子打夯,就不觉累。其原因就是古人崇拜“哼、哈”二将,有崇拜“吞咽”的意思。

  “吞咽”的阀门,在《灵枢》名之曰 “会厌”,位于舌骨之后。形如树叶,柄在下,呼吸和说话时,“会厌”开启;喝水咽食物时,“会厌”关闭。《难经》曰:“会厌为吸门”。

  人凭气活着,武以气强身。内气都以自律运作为主,但自律系统是“懒羊羊”,需要后天的“美羊羊”多帮忙才能长久。“吞咽”的后天动作可以增强内气的自律功能。

人以气为命,武以气为功。

  人常讲“呼吸”修命,命没有长了,道家讲“绵绵若存”,多有长寿之人。“呼吸”二字以出为主,出为阳,阳主长,但应潜藏;吸为阴,阴主生,本应先生后长。人始生,先吸气;人到死,出一生的最后一口气。“先言呼,后言吸”,逆了先天规律,所以命短;“绵绵若存”以吸为主,顺应了先天 ,所以长寿。

多做“吞咽运动”,可以使肠胃直接受益,使脾、肝、肾等腹腔脏器得到按摩,有利二便通畅。

  ​“吞咽”有“绵绵若存”直贯丹田和内气鼓荡的感觉。一个“吞”字,扩张了气管;一个“咽字”,扩张了食管。一吞一咽,任督就通了。古人重视喉轮,说“喉头永不抛”是有大道理的。“气以咽为养”有武学和养生的大道理。

  敬请各位师友体验校正,不妥之处、望乞赐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