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教育

漫谈武术教育教学

发布时间:2020-07-07 14:19:39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韩峰

一、馆校文化与家庭文化

      现在武术、搏击、跆拳道馆遍布林立,各类培训机构层出叠现,几家欢乐几家愁。无论是教学的,还是求学的,都注重“文化”二字——个人文化,企业文化……如果是一家武馆,没有武馆文化,势必成为一盘散沙。武馆核心的文化是一个个人组成的,他最直观的体现——会上坦率提出意见、会下人人聚成合力,一起贡献智慧与力量;如果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那就意味着人才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颠覆陈规的创造精神。没有凝聚力与专业的技术水平,武馆装修的再高大上,也发展不好,更留不住人才。

  我们谈到武馆有武馆的文化,那么家庭也要有家庭的文化。家庭文化又是什么呢?个人拙见:爱好学习、重视教育的家庭,温馨和谐、严慈并济的家庭,讲规矩、三观正的家庭。家庭文化会伴随孩子一生,不然怎么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潜移默化的。父母要带头做好榜样!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是我们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只有我们的家庭文化,馆校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吃好、睡好、练好。一个“好”字,是我们共同的教育目标!

二、馆长要具备“三只眼睛”

        如果你是一家武馆的馆长,应该要具备“三只眼睛”。第一只眼睛盯住内部管理、内部教学,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专业水平;第二只眼睛盯住市场变化、关注全民健康,策划创新行为,提振民族精神;第三只眼睛盯住国家政策,抓住机遇,不忘初心,超前发展。

三、武术教育工作者的语言

      语言的表达与语言的接收,很多时候是不对等的。教练把思想传输给孩子,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接收能力与接受程度。因为很多孩子不爱听大道理。你如果是个爱讲大道理的教练,不如把故事放进道理里讲出来……还有就是一些生僻的词语和理论,正常讲解,孩子不易理解,那我们可以尝试用“打比方”的方式讲出来。你翻看《名人传》,中国古今名人都喜欢“打比方”:老子、孔子、毛主席……为什么“打比方”,因为每个人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有些话不“打比方”真很难说清楚、说透,更不易让人理解。所以,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打比方”是最有效地方式。教练除了要会“打比方”,还要学会观察。歌德曾说过:“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在思考问题前,先学会观察。

四、武术教学的宗旨:有趣、有用

       我们教学生,要让孩子觉得武术有趣、有用。如果光有趣,时间久了,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家长觉得你在骗人!现在社会上一些武校、武馆,俱乐部、培训机构,凡是一味提倡“兴趣教学法”,忽视教学质量,那就是忽悠!如果光有用,也不太好,毕竟要考虑孩子贪玩的天性,武馆与武院、武校三者的教学系统是不一样的。说白了,人家家长(大部分家长)就没指着孩子吃这行饭,毕竟是业余兴趣来学,初心是通过武术教育让孩子身心健康,就是最高要求了!我们针对不同性格、体质、生活环境的孩子,要做一份综合的评估——评估也是为教学服务的。针对厌学的孩子,让他从“练武术”转换成“爱练武术”。郑渊洁曾说过:“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另外,你在教孩子的同时,也变相的在教家长。有些孩子练段时间退学了,其实是家长先放弃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