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教育

实用擒拿 有效防身

时间:2020-03-02 11:53:22 来源: 全球功夫网 作者:韩峰

  一.栏目宗旨:在最短的时间里,学最有用的防身技法!

  本栏目力推简单、实用的防身技法,供各领域、工作的武术爱好者学习。其运动无论男女老少,户外室内皆可练习。它不仅能提高自卫防身意识、防身能力、应变能力及格斗技巧。更可以在提升自卫防身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人机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气质,其运动特点:动作快捷、实用性强、简单易学、便于掌握,且不受年龄限制。通过学习,不仅在应急时保护自己,更能保护身边的人。

  为了让广大武术爱好者学到更实用、更全面的防身技法,本栏目将陆续推出各类防身技巧供大家学习。如:徒手格斗、器械徒手格斗、一招制敌、女子防身术等,每日三招,简单实用、人人可学、时时可练。即使在忙碌时,你只需抽出几分钟时间,便可掌握,让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得强大起来,铸就非凡的能力与体魄。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二.本期技法:实用擒拿

  实用擒拿是根据人体关节活动的规律,要害部位的生理特点、人体力学、身体重心的转移、按着一般格斗的情况下编写的。但是在实际的格斗过程中,对手身体的条件、双方所处的环境、位置、技术水准、力量大小、思想情绪等诸情况均不一样。所以在施以擒拿或反擒拿技术动作的时候,要按着当时实际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巧于变化,随机应势,为此只有刻苦学习,对技术应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技术娴熟,做到得心应手,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

  1.抓掌压肘

  甲正面右手抓握住乙前胸衣领。

  乙擒拿的动作:

  (1)上体微后仰,右手抓握住甲右手腕。

  (2)四指扣抓甲右掌心向外掰,拇指顶其手背。

  (3)左脚向左前上半步,左手由上向下拍压甲右肘,同时上体右转,前倾。

  图1

  图2

  图3

  图4

  重点:抓掌紧,转体快,拍压有力。

  2.抓肩压肘

  甲正面右手抓握住乙左肩衣领。

  乙擒拿的动作:

  (1)右手由胸前扣握住甲左手。

  (2)右脚向后背上步,屈左肘上举。

  (3)上体右转,左前臂向前格甲右肘。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重点:扣抓紧,撤步快。前压肘有力凶狠。

  3.挡抓扛肘

  甲正面右直拳击打乙面部。

  乙擒拿的动作:

  (1)上体微后仰,左手向上挡抓甲右手腕。

  (2)右脚上步左转体,两手同时抓握住甲右手腕。

  (3)两手下拉,右肩上扛甲右肘。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重点:挡抓准确,抓腕紧,拉、扛有力迅速凶狠。

  4.盘肘绊脚

  甲正面右直拳击打乙胸部或者面部。

  乙擒拿的动作:

  (1)上体微后仰,左手向上挡抓住甲右手腕。

  (2)左手下拉甲右手腕、屈右肘横抬,右脚向甲右腿后撤一步。

  (3)右前臂向前下压甲胸,右腿向后绊甲右腿。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重点:挡抓准确,压胸后绊协调快速。

  5.锁喉踩腿

  甲正面右直拳击打乙胸部或头部。

  乙擒拿的动作:

  (1)左闪身,右手向上挡抓住甲左手腕。

  (2)左脚向甲身后上一步,右手向下拉其右手腕。

  (3)左手由前向后锁甲咽喉,用左脚踩甲左腿膝部,右手后拉。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重点:挡抓紧固,上步快,锁、财、拉协调。

  6.扼喉绊腿

  甲正面由右摆拳击打乙胸部或者面部。

  乙擒拿的动作:

  (1)右闪身,左手向上挡抓握甲右手腕。

  (2)右脚向甲右后上步,屈右肘上举,右手成八字掌。

  (3)左手下拉,右腿向后绊甲右腿,右手由上向前下扼甲咽喉。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重点:挡抓准确,上步快,绊、扼用力迅速。

  7、压颈砸肘

  甲正面躬身双手搂抱住乙腰部。

  乙擒拿的动作:

  1、右脚向后撤步,右手成八字掌下按压甲颈部。

  2、左臂屈肘上抬。

  3、两腿屈膝微蹲,左肘由上向下击打甲背部。

  图29

  图30

  图31

  重点:撤步快,按压紧,砸背有力,要狠。

  8.扣腕搬肘

  甲由正面右手抓住乙裆部。

  乙反擒拿动作:

  1、收腹屈膝,左手由下向上扣握住甲右手腕。

  2、两腿内夹,右手向上握住右肘。

  3、左手下压甲右手腕,右手向上搬住甲右肘。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要点:扣手握紧,搬拉有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