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功夫文化 > 功夫教育

陈式太极拳的敛臀、泛臀辨

时间:2020-02-28 14:51:32 来源: 太极网 作者:

  陈式太极拳应是松腰“泛臀”而不是缩肚“敛臀”。而陈式太极拳强调“敛臀”,主要是为了避免“挺腰、突肚、厥臀的错误而提出的“矫妄必先过正”的做法,而不应该是其他太极拳的特点,其真正目的无非是要练功者不要过份翘屁股,而非敛尾闾把脊椎尾段违反自然弯曲状死硬外绷受压,那样长久下去就会有损此处脊椎与神经,而且髋部也难以松开。陈式太极拳要求虚胸实腹,气沉丹田。要使内气沉于丹田,必须小腹斜向下后方收,有沉坠的感觉。如敛臀则使小腹有上提之感,内气自然难以沉降丹田。练习者细辩之。

  “曲膝松胯”在太极拳界并无疑异,天下太极拳套路无数,可膝曲胯松要领惟一尔。任何门派太极拳演练者都强调要做到曲膝松胯,而笔者经演练陈氏太极拳近三十年感悟到确实如此,不过还是应该提松胯曲膝更为精准,因为在练太极拳时,强调要立身中正,所以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膝虽曲而胯不能松者大有人在,胯松膝必曲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胯虽松了膝却不曲,那一定是弯腰驼背了,所以笔者建议应该用“松胯曲膝”,而不是“曲膝松胯”来要求习拳者更为适宜。

  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松胯”,因为“松胯”是泛臀的重要前提,胯未松,自然泛臀无从说起。松胯,即放松来脉穴(腹股沟)。放松来脉穴与会阴穴、松(塌)腰泛臀对松胯圆裆起到较大作用,通过胯关节的肌肉韧带合理收缩舒张,胯关节的各骨关节能灵活转动,又能做到松腰沉稳;通过松胯更好地松腰,以身带领肢体内外运动,恰到好处地使意、气、劲合一,练出周身整劲,松而不懈,沉而不僵。胯能松了在搏斗技击方面也大有作为,既能通过身法的轻灵转换卸掉对方来力,又能加大腰部转动的幅度,易于周身协调一致;松胯是形成浑圆劲与泛臀的必要条件;松胯有利于调整身法、步法、得机得势使下肢运行变得稳固且轻灵。

  所谓泛臀,其实就是在敛臀的状态下使相顶的胯部完全松开使其转化为泛臀状态,既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只一点点,不可突出),即保持人身脊柱原有的向里自然弯曲状态,不可过,过为突(会使这一段脊柱过份受压而出现不适)。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就有强调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使脊椎有上下对拔之感,腰胯才会松塌灵活,这样的姿势是在松胯的前提下实现的,它使小腹斜向下后方收(有沉坠的感觉),一来使小腹形成兜襄,内气有处可贮,真气易于沉降丹田;二来大腿根内侧的两条大筋易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并保持重心的下降与平衡,使得下盘稳固扎实而身躯自然灵活。

  陈氏太极拳要求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松腰(胯)曲膝、泛臀实腹、头后缘与臀部后缘(百会和会阴)调在同一垂直线 ...松胯、泛臀相结合,以会阴收缩为中心,形成四周开圆的裆,气机自然下沉丹田,丹田气充足,就可冲开后胯,使骶髂关节能够活动。骨盆后的骶髂关节几乎不能运动,通过长期练习,把此处练活,使骨盆、骶髂关节能活动,如果能将骶髂关节处练松开,把臀泛开,活动范围就更大,丹田气就会更充足,发劲发力,劲力会更强大。同时提肛、缩会阴,尾骨微泛、盆膈上提,使丹田气机更加充实。久而久之,盆膈如同胸膈作上下升降运动,尾骨作前后摆动,骨盆的骶髂关节松开,作扩张收缩动作,如同胸廓作呼吸运动一般。好比进入气功的胎息状态。(胎息--指炼气到较深程度,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鼻息微微,若有若无,而奇经八脉齐通,遍身舒适,和胎儿在母腹中没有外呼吸,只有内气潜行一样。)

  陈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的泛臀实施就是以腰旋转带动,左旋则左臀上抽、右臀下沉,右旋则右臀上抽、左臀下沉,臀部走横下弧8字,其实就是重心转换时劲走锅底(裆走下弧)形;“左重则左轻,右重则右杳”之句就是由松腰转胯泛臀加已实现的“轻灵转化”尔。其运动形式有助于丹田斜向潜转,增强腰、裆、膝之协调锻炼,避免练拳时身法起伏重心潜转中的浮、散、乱等现象出现,这样既能使身法转换轻灵,又能使下盘稳如磐石,也易助于任脉的畅通,使真气贯注丹田而发于四梢。

  所以陈氏太极拳锻炼身体之功效独特而神奇,十分符合健身之需求。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